第五十一章 秦皇汉武与宋仁宗

只是,一想到这一切可能都是天幕刻意为之,这些人即使再是如何焦虑,就都不敢动了。

首先,这天幕只要是炎黄子孙,黎民百姓(ps:这两句话对应的正是黄帝、炎帝与蚩尤。对的,蚩尤也是我们的祖先之一),北至北海边上,南至旧港宣慰司,都能够看得到这个天幕。

所以这天幕覆盖范围之大,威能之强,已经超乎了许多古人想象的极限。

当然,他们也尝试着跟那些昆仑奴或者是西洋人,或者是小日子与高丽人都试过,事关天幕之事,他们根本连一丝一毫的信息都讲不出来。

这可就可怕了。

除去之前林炜降下雷霆劈死几个搞迷信的恶徒,最终震慑了一番人心之外,这个能力也是极大的震慑。

试想我既然能够封得住你的嘴,那么我能不能杀得掉你的人呢?

细思极恐之下,这些人即使是有再大的意见,都只能选择了忍耐。

直升机只是开始,紧接着歼击机、战斗机,甚至于连轰炸机都出动了。

看着电视上那翼展超过13米,长达21米有余,高度超过4.5米的战斗机,这些人顿时就不由得再度倒吸了一口凉气。

系统为了避免这些古人看不到,已经换算成为了他们各个时空之下的度量单位。

所以他们仔细一比划,好家伙,往日里那些什么雄鹰啊,大鹏啊跟这战斗机比起来,简直就是昆雀与金翅大鹏之间的差距啊。

而等到这飞机一飞冲天,然后直接划破长空,只在眨眼之间就消失在空中之后,天幕前的古人就更是心头一震了。

这等速度,简直可怕。

而等到他们看到运-20之后,整个人更是被震撼到了。

太大了,实在是太特么大了。

原本他们以为那歼-20就已经够大了,但是没想到这电视上说的运-20竟然更大。

他们实在是难以想象,这么大的飞机是怎么能够飞得上天的。

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大的飞机,他飞行的速度还很快。

这就让这些古人更为感慨后世之人竟然能够强大到这种地步了。

嬴政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自己心头原本的忌惮给强行按了下去。

“朕也算是知道了,这天下岂有永恒不灭的王朝?”

“与其想着我大秦千秋万代,永生不灭,还不如想着多给这个天下,这个民族留下些什么不能抹去的功绩与伟业。”

“如此想来,之前的朕到底是狭隘了。”

“也罢,不就是工业革命吗,办他!”

“朕自信朕既然灭得了六国,那朕也同样相信,朕也能够压得住这股潮流。”

嬴政想通了,整个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震。

此刻,即使是最了解嬴政的人都不知道,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嬴政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思变化。

……

汉武帝位面。

原本刘彻还挺纠结的,但是现在眼看着这工业革命竟然能够这么厉害,连这么大的钢铁巨兽都能够送上天!

想到如果用这个打匈奴,甚至于打到世界的另一端去,刘彻顿时就没有任何的忌惮了。

管他呢。

以刘彻的眼光来看,这工业革命想要成功,那绝对需要至少数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功夫。

到那时,他刘彻都成为一堆黄土了。

正所谓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刘彻也好,或者说老刘家的皇帝也罢,基本上都是那种刻薄寡恩的性格。

反正到时候有什么锅,那也是子孙去扛了,跟他刘彻也没啥关系了。

但是现在刘彻就想建立比历史上的自己更大的功绩。

至于大汉朝会不会灭亡?

以前汉武帝还会坚持一下,难过一下,但是现在通过天幕看到一个个的王朝覆灭,一个个的王朝兴起,到最后特么连皇帝都没有了的时候,心态一下子就平和了。

反正大汉是要亡的,那还不如让大汉在朕的手里变得更加伟大,让后世的子孙更为崇仰才是。

好家伙,该说不愧是秦皇汉武么,连思维都极度相似。

当然,这种豁达也是因为他们本就是极度自信的人格,这种人格可能会造成翻天覆地的灾难,但是同样也可能造就开天辟地的功业。

是非曲直,恐怕就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述说。

而这边,当空军方面的演习结束之后,紧接着海军开始出动了。

当这些人看到那电视上的主持人说这是万吨大驱的时候,虽然已经被震惊了无数次,但是依旧还是被震住了。

万吨?

万吨!

因为天幕的缘故,所以古人们能够清楚的了解这“万吨”这个计量单位是有多么的恐怖。

所以这一刻,当他们看到在大海之中驰骋,然后宣泄着恐怖火力的万吨大驱之时,整个人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这也太恐怖了。

而这还不算完,等到航母出动,然后当他们知道这艘航母长达三百多米,宽达七十余米,重量超过八万吨的时候,这些古人就都说不出话来了。

宋仁宗此时带着些许颤抖看向了一旁的范仲淹:“希文呐,我大宋一年的钢铁产量是多少来着?”

范仲淹作为一代名臣,而且还是枢密副使,对于这些事关军事的数据还是非常了解的。

所以面对着宋仁宗的问题,范仲淹计算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启禀陛下,按照天幕上所说的,我大宋每年的钢铁产量在十四万吨左右。”

闻言,宋仁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只有十四万吨么,也就是说这一艘航空母舰就抵得上我大宋一大半的钢铁产量了么。”

“如此看来,这天幕上所言的后世之国,国力之强盛,简直可怕啊。”

“陛下,只要陛下您愿意改变,这一切都是可以在未来实现的。”

范仲淹此时正准备对大宋的三冗问题进行改革,历史上也称这一次的变革为“庆历新政”。

只可惜,面对着范仲淹的目光,宋仁宗退缩了。

他也看到了这工业革命之内存在的危险。

算了,他本就不是太祖皇帝那样的强势之君,拼什么命呐!

三冗问题还能够试着解决一下,这工业革命,那就算了。

所以宋仁宗礼貌地拒绝了范仲淹的请求。

对此,范仲淹也只能长叹一口气——大宋,天命如此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