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匿名信

随后的一段时间,侯大林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身上。

这件事不算小事,牵扯了很多人的很多精力。

可就在大家紧张而有序的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封匿名信把整个项目组的人搅了个天翻地覆。

匿名信是直接投递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举报的事情就是侯大林他们正在着手搞得这个合资公司的一些事情。

第一点,还是老生常谈的什么“洋奴哲学”和“卖国主义”。关于这个,其实早在一年多前,领导已经给予了重要批示,否定了这种给合资企业扣的这种大帽子。

第二点就比较有意思了,匿名信里,详细讲述了侯大林的身份,说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先进技术,更没有一丁点的国外市场经验,他这种行为,就是打着合资的名义搞诈骗!

这个就比较恶心了,而且用心险恶,也确实是打在了侯大林的要害上。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比较棘手,那就是红星厂和西特车的合并,让对方说成了是“蛇吞象”,西特车虽然这几年搞得很好,但它终究是一个地方企业。在级别上跟红星轧钢厂可是差着一大截儿呢!

而现在的合并方案里,明显是以侯大林的投资还有西特车为主的。红星厂这个部级企业,反到成了一个资本家和地方企业瓜分的对象,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这封信送到了部里,引起了上级的关注。

合资厂当然可以办,这个是已经有过先例的,不存在政策上面的障碍。

但怎么办?以谁为主导?这就是有待商榷的事情了。

于是,整个合资厂筹备办公室里的工作都被叫停,杨厂长等人也被领导召唤前去说明情况了。

也有相关的人找到了侯大林,了解详细的情况。

侯大林之前投资的1978大厦,那可是用的合众国DL集团公司的名义,虽然这个公司也是属于侯大林的,但在法律文件上,这个DL公司的董事长,叫做黄大发。

尽管再生活上,大家都知道侯大林就是黄大发,可在法律上,这明显又是两个人!

除非侯大林还是用黄大发或者杰克的面目示人,否则他们的这个公司,就不能叫做合资公司,同样的,也就不能享受国家给予合资公司的种种政策。

其实关键不是在于这一点,重点是一旦认可了这种说法,杨厂长和其他领导想的利用合资公司改造红星厂的计划,基本就泡汤了。

杨厂长那边遇到的情况也是类似,从级别上讲,西特车确实是比红星厂低了好几个级别。如果要讲合并的话,那也应该是红星厂合并西特车,而不是把这个主次关系反过来。

两天过后,杨厂长和侯大林又一次坐在了一起,两个人相识苦笑,都觉得自己陷入了有心人精心构建的一个阴谋中。

“杨叔,您人头熟,知道是谁在搞鬼吗?”

“还能是谁?你还记得红星厂以前的那个李副主任吗?如今他调到一机部工作了。”

“啥?闹了半天,是他搞的鬼?”侯大林真的是被这个人恶心到了,这个人实在是太阴险了,只用了一张八分钱的邮票,就让自己参与到了这次的合资桉中来了。

“应该就是他,你看现在这个局势,其实这封所谓的匿名信,其实并不过过度的影响合资公司的成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个曾经的李副厂长,有了一个参与进来的借口罢了。

而且,我怀疑匿名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肯定就会把这个消息,透露到厂子里去,到时候,厂里的工人肯定会被他扇动起来的。”

杨厂长猜的没错,在这个时候,红星厂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串联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各种的宣扬负面消息,鼓动干部职工对抗兼并重组。

杨厂长和侯大林都能想象的到,等合资工作组面对这样的局面而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个李副厂长一定会像救世主一般的横空出世,瞬间说服红星厂的干部职工,支持合资的事情。

到时候,他即使一机部的干部,又是红星厂原来的厂长,还是这次合资桉中的功臣,从那个角度讲,他都是这个合资公司一把手的最有力竞争者。

侯大林想了一会儿,无论用什么方法,想要把这个李副主任清除出去,代价都有点儿太大了。

索性,老子惹不起,那总躲得起吧?

“杨叔儿,您信不信的过我?”侯大林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话。

“大林,怎么这么问?我当然信得过你!不说二分站是你建的,我是捡的现成的。就说西特车大部分机型的图纸和技术,都是你无偿提供的,这才有了现在西特车的辉煌。”杨厂长数了数侯大林的功绩,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一个态度,那就是对侯大林,他和西特车,都是感激和信任的。

“既然如此,咱们就顺应这次的事情去做!不是说红星厂的级别太高吗?那咱们就不管红星厂了,咱们换一家厂子不就行了?”

侯大林想着,既然别人给自己来了一招釜底抽薪,那么咱直接把鼎端走不就行了,换个炉灶,重新生火!反正自己有柴有鼎,难不成还非得用红星厂这个灶吗?就是找不到合适的灶,大不了自己重新砌一个!

“大林,我们之所以成立合资公司,不就是为了解决红星厂的问题吗?如果不把红星厂拉进来,那么咱们成立这个合资厂还有什么意义呢?”

“杨叔,意义还是有的。”侯大林换了个坐姿,开始说服起杨厂长来道:

“首先是师范意义,如今,咱们京城里的合资厂,也只有一家京车和通用合资一家,生产的用于出口的两种车型。

可这两种车型,其实并不适用于我们国家现在所需。所以,只能用来出口,形不成在国内的品牌效应!

而咱们则不然,不但要有出口的车型,更要有国内能够使用的车型。不但能满足国内的需要,更能打出我们品牌,为以后谋求一个先机。

其次就是它的影响,让红星厂的人看看,到底是抱着目前的那些老旧设备好?还是加入到合资厂里来好!

第三,您也知道,像是首都这样的地方,其实是不适合发展重工业的。以前的原因就不提了,如今的形势,像是红星厂这样的重型轧钢企业,在京城这边的发展一来影响市容市貌,污染环境。二来也和市里的发展规划相冲突。那个国家的首都,也不会在市区放一个轧钢厂这样的企业吧?”

“轧钢厂在市郊,算不上是市区吧?你这个说法站不住脚!”杨厂长听侯大林这么说,觉得太牵强了!

可杨厂长不知道,侯大林知道啊,现在的红星厂,妥妥的五环内。这些年是没啥,可等几年再看,那里就是市区内了!

所以,搬迁是早晚的事情!

这个时候再投入重金进行建设,说是资源浪费也不为过。

“杨厂长,对方给咱们来了一个釜底抽薪,那咱们也给对方用上这么一招儿!他不是不让咱们合并他们吗?那就用高薪把里面好的技工挖过来!

等到别人看到了这些人的发展和生活,到时候啊,估计会把现在的李副厂长堵在家里给骂死!”

杨厂长听着,也是下意识的点点头,完了就是一惊。自己咋能点头呢?这可不利于团结!

“咳咳,大林啊,不要这么说,不利于团结!不过你的这个说法倒是可行,我去找市委领导,咱们看看哪个灶适合咱们的鼎!”

杨厂长也想通了,换就换呗,反正现在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于是,杨厂长从侯大林这里出来,坐上车就去了市委。

领导们是怎么商量的侯大林不知道,他这段时间除了上课,就是去1978大厦里转悠。

这里正在装修,现在的国内的装修风格,实在是有点入不了他的法眼。其实不仅仅是国内的,国外的也强不到哪去!

侯大林这段时间经常跟主管项目装修的单位还有作为整体艺术设计的齐林开会,想把自己的要求还有理念,灌输他们的脑子里去。

尤其是齐林,他也是侯大林的学生,学习的还是美术。作为一个电影学院的美术生,对于场景的美学那应该是专业级别的。

除了他,还有国内的几个大师,国外聘请过来的装修顾问,都在为这件事忙活!

整个1978大厦有66层,顶上的二十多层是酒店,中间的二十多层是写字楼,下面的十几层是侯大林为自己将来的公司准备的。

低下的五层,被包含在了外层的大型建筑里,侯大林“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下面五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涵盖了购物,小吃,娱乐,影院等等所有的功能。

再往下,就是五层的地下车库。目前可能没有这么多的车停在里面,不过这也没关系,侯大林计划把地下一层到二层,变成一个摆摊儿的市场,这样一来,从低端到高端,这里一应俱全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