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汉中预度部

预算制度是一个新鲜事物,哪怕四大职权部门都觉得这事儿有必要推行下去,但毕竟牵扯的范围太广了,一旦要推行就是全国推行,上下需要协调的地方太多了,必须慎重。

而慎重的结果,就是要不停的讨论。

不仅要完善这个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任何制度都不能生搬硬套的,必须符合当前的情况才行,这点不仅仅是张溪,诸葛亮等人也非常的清楚。

还要设置出一些过渡手段,慢慢的让中央各部乃至地方习惯这样的制度,不能猝然实行,否则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而要执行这个预算制度,目前大汉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就像简雍诉苦说的那样,最需要实行预算制度的工部,却连真正能写出合格预算报告的人都没有几个,而全国工程又这么多,各种工程门类繁多,把工部所有识字的人派出去制定预算报告,这个人手也不够用。

而地方上就更别说了,他们连什么是预算报告都不知道,更别说写这个预算报告了。

所以,这事儿,必须要推行,但不能着急推行,还是得一步一步的来。

而怎么一步一步的推广,这些事儿,还是得需要好好讨论一下的。

别的人也就算了,张溪和刘巴这俩始作俑者,肯定是要一直伴随着整个讨论到最后的。

因此章武二年元旦,张溪大年夜才正式放假,回家跟老婆孩子一起祭祖过年,过了年初五就又被诸葛亮给抓到府里去,继续讨论这个预算制度推行的问题了。

这真的是闲着闲着,闲出事儿来了.早知道就不该这么多嘴跟刘巴扯那么多。

最后扯皮了半天,还是张溪提议——如果实在觉得现在全面推行有些冒险的话,那咱们就在成都的北边画个圈吧,弄个特区出来吧。

嗯,汉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呢。

汉中那地方已经收回来好几年了,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慢慢在恢复,但耕地却慢慢的在荒废.这里正是需要大力发展和改造的地方。

汉中这地方,一旦要大力开发的话,需要修建和修缮的工程数量会非常的多,不仅要修建各种水利设施,还有军事设施和各城城墙等等,一大堆的事儿要等着去做,正好用来试运行这个预算制度。

再加上现任汉中太守是黄权,这是一个文武双全,品性端正的人,由他来统筹推广这个预算制度,应该能让人放心。

至于这个人才不够的问题.张溪突然想起来,南中那边不是马谡在试运行科举呢嘛?!

这也已经快三年了,第一批科举制的人才,应该选出来了吧?!

把这些人调一批去汉中当佐吏,辅佐主官推行预算制度,这人手不就有了么?!

而且这些科举出身的寒门子弟,不管在南中还是在汉中,只是去当佐吏而已,不像察举制出身的官员,一做官就是有品级的,大部分都是一司主官,这样应该也不至于引起世家大族的警觉,觉得这是在抢他们的话语权和饭碗。

而诸葛亮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佐吏也有足够的上升通道,不至于一直只能当佐吏,这样科举制的实行,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让朝廷上有寒门子弟的一席之地,到最后用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就会变得顺理成章了。

诸葛亮也没想到,张溪提出了预算制度还嫌不够,还把这个预算制度跟科举制进行了关联.特么这事儿啊,又麻烦了。

但诸葛亮思来想去,觉得张溪说的也许没错.马谡在越巂郡干了三年多,不仅大力开发越巂郡铁矿区和金矿区,给大汉提供了大量的铁器和金器,同时他主持的科举,也选出了三十几个能力不错的年轻官员。

这些官员马谡暂时都安排在越巂郡内,要么是府衙内担任佐吏,要么就是在炼铁工坊担任主簿,都是低级别官职。

但这么多的人,马谡一个越巂郡太守也安排不下的,而且这些人有时候干的事儿都非常的重叠,有种人浮于事的感觉,不仅马谡不满,这些科举出身的士子们也很不满。

为此,马谡已经几次三番的给诸葛亮写信,请求诸葛亮帮忙安置这些科举出身的低级官员.再不安置,可就没有人愿意来考这个科举了。

毕竟考上了也没有出路,那还不如在家继续读书游学好了,甚至投靠世家门下,说不定都比去考科举要有出路的多。

科举人才出路的问题,也到了诸葛亮必须要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诸葛亮思来想去,只能选择认可张溪的建议。

让这些科举出身的人去当佐吏,一不会引起世家们的注意,二也是给了这些科举出身的人一线希望,能继续把这个科举制给维持下去。

再说了,科举制出身的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看他科举的成绩,就能知道他擅长的是哪一方面的事情。

科举制的本身,是分科取士,马谡在南中设立的科举,根据张溪的建议,没有弄的那么复杂。

如果你觉得你学富五车,啥都懂,可以去考进士科,如果你觉得伱经学造诣很深,可以去考明经科,如果你觉得你算学能力不错,可以去考明算科,如果你觉得自己懂得法律,可以去考明法科。

在张溪的建议下,马谡一共就设置了这四科取士:进士,明经,明算,明法。

这些人擅长哪一个环节,从他的出身就能看的出来。

现在诸葛亮大手一挥,在这四科内各抽掉一半人手前往汉中,组建汉中预度部,归汉中太守府管辖,专司汉中各府预算制度的实行。

同时调任杨仪为预度部主事,主持预度部日常工作。

对于这个人选,张溪其实提出过反对意见的。

这个所谓的预度部主事,现在看来只是汉中太守府下面的一个部门主事,级别不高,撑死算是一郡主簿的概念。

但你等到将来,一旦全国推广预算制度的时候,这个预度部就会变成一个标杆,这个预度部主事的地位肯定也会水涨船高,甚至一跃成为朝廷大员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你让谁去做这个事儿不好,你非让一个气量狭小的小人杨仪去做这个事儿?!

诸葛亮对此则是叹了一口气,然后反问张溪:你在咱们的人里面划拉划拉,能找到比杨仪更加适合这个职位的人么?!

然后张溪就无语了。

杨仪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算学和统筹学,他处理北伐大军粮草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刘备回到汉中还特别召见了杨仪,对他提出了嘉奖。

这个人是有才的.但他真的没德。

可再没德又怎么样,杨仪的才能摆在那儿呢,诸葛亮那意思很明显,就算不分派系,你从荆州派,益州派,元从派里都去找,能找到比杨仪更合适的人,那我就撤回任命好了。

张溪找不出来,真的找不出来。

能有一个刘巴,已经算是上天留给刘备最好的礼物了,如果没有刘巴主持季汉的日常经济工作,恐怕就刘备那个征讨频率,哪怕蜀中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禁不起刘备这么折腾。

而现在刘巴是户部尚书,本身事情也非常的多,压力非常的大,你再让他去主持汉中预度部,那真的是嫌人家命太长了。

刘巴今年已经五十多了,也不算年轻了,这个年纪处理这么多的事情,本身就已经非常的艰难了。

而且张溪记得,刘巴好像也不算太长寿的样子,起码跟邓芝,廖化,宗预这些人没法比的。

杨仪就杨仪吧。

但张溪还是不放心的建议诸葛亮,一定要好生的看着点那个杨仪,毕竟这货其实跟魏老匹夫差不多,都不是能跟人好好相处的主,再加上气量狭窄,别在预度部这么重要的地方,惹出什么乱子来。

对此,诸葛亮也只能是长叹一声,告诉张溪,其实这些他都知道。

说白了,还是季汉的人才储备太少了。

虽然经过了诸葛亮近十年的布局和努力,又是发行纸张,又是推广雕版印刷术的,但整个蜀中,依然还是世家大族的力量占据上风,寒门学子的数量依然不多.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用其才而不用其德了。

诸葛亮心里很清楚杨仪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凡有的选,诸葛亮也不想用,但现在实在是没得选啊。

杨仪这个人,论品德和才能,确实不让人放心,但单论才能,把他放到预度部的位置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至于将来再说吧。

实在不行,就让某个天天闲着没事儿干,能有时间从兵部溜边到户部去闲逛的家伙,多承担一点事情好了。

大家都在殚精竭虑的,就这小子天天在家陪老婆孩子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