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带着湘云认了厨房的人, 叫了人去算日子,这一会子,上上下下都知道湘云要名门正道为袭人摆酒了。到了午间, 到湘云房里奉承的人便不断起来, 另有厨房的柳嫂,得了这样的消息, 越发奉承得紧了, 她原有一个女儿柳五儿, 长得鲜花嫩柳, 比着府里几个大丫鬟都不差,只是从前身子不好, 并没有进府里当差, 却励志要进怡红院里当差,如今见湘云好性儿, 待袭人等十分好,柳嫂又惦记起来自己女儿,自认五儿比之袭人相貌还要好些, 未尝没有机会。
湘云本就不是什么长袖善舞的人物, 前世请客还是宝钗为她置办的,被王熙凤这样狂轰乱炸一番,又有府里的仆妇来来往往,维持手里的事情便有些力不从心起来。王夫人得知后越发觉得湘云能力不够, 十分不满意起来。宝玉倒有几分体贴之意, 只是如今贾政对他的功课管得紧了,少有在家里的,常常也帮不上忙。
王熙凤把棘手的事儿丢给了湘云,又做足了关心指导的姿态, 众人也挑不出她什么毛病。
袭人风风光光开了脸,在贾家的姨娘里也算是头一份的,她倒是明白是湘云给了她这样的脸面,服侍得也尽心尽力。她在贾家经营多年,上下的关系也知之甚广,有她帮衬着,湘云虽忙的不像样子,到底渐渐上手起来。
王熙凤如今倒也不算极忙,一来许多难打理之事塞给了湘云,二来自己身边的顺儿和流云这些日子越发恭敬做事了。正如前世有平儿为自己分忧,如今这二人乖顺起来,又有王熙凤自己常年积威,家中之事倒也算井井有条。
过了小半月,贾兰却是回京了。前文提到,贾茂和贾兰二人中了秀才,贾环却未中。贾茂和贾环如今依旧跟着季家的人和林松一道儿还在江南游学。贾兰却因为李纨许久未见儿子,又想为他说一门好亲,便写信叫他回来。江南离着京中路程颇远,贾兰本愿跟着季家人游学,信送到江南之时,贾兰已是跟着季家人和贾茂贾环等人去了黄州,送信的人一路找过去,又有季家安排人跟着贾兰回来,来回也有了大半年,便没赶上宝玉的婚事。
见了贾兰,李纨便是急切关心了一番,见他没有什么不好,这才放心下来。贾兰在外走了这一通,本就是个稳重性子,行事倒是越发稳妥了。一一见过了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又有两车子的土仪送到各家之中。
王熙凤对李纨母子并无什么感情,只是想着也有许久未见贾茂,倒也主动去了李纨的稻香村,见了那土仪,便笑道,“还是珠大嫂子有福气,瞧瞧兰哥儿孝顺的,我家茂哥儿只怕已经玩疯了,把我们都忘到脑后去了。”
贾兰是个实诚孩子,闻言面上微红,道,“我并不如何会挑这些,大多都是茂哥儿拉着我一道儿置办的。”说着又拿出来贾茂写的书信。这些日子贾茂倒是常有书信回来,只是天高路远,毕竟数量不多,王熙凤拿了过来,笑道,“便是如此,这一路带回来,也是兰哥儿辛苦。”
李纨今日心情极好,待谁都是笑眼盈盈的,听得王熙凤的话,笑道,“还不是你狠心,竟叫茂哥儿在外头吃苦,心里既然想着,又不放在身边,可不就担心了。”
王熙凤哪里会接这个茬儿,笑道,“我还有巧姐儿和茁哥儿,又不是嫂子你,只有一个兰哥儿,满心满眼都是他。他既要去玩儿,就叫他玩儿去,等过几年成婚成家,也没这个机会了。在家里横竖也是要出去读书的,还不如在外头见见世面呢。”
李纨略皱了皱眉,王熙凤笑道,“你们母子俩说体己话,我也不打搅了。兰哥儿要有什么要吃的要玩的,若是不好意思与我说,便找你宝二婶去,可惜你没赶上你宝二叔成婚,没凑上这个热闹。”
贾兰忙点头应是,送了她出去。
王熙凤回了梨香院,连忙把书信拆开来仔细看。那书信有厚厚一沓,王熙凤一页一页仔细翻看,贾茂本就是好动的性格,在外头游学自然十分欢喜自在,他也知道王熙凤虽认字,却也没什么多的文才,倒也写得浅显,细细描述了自己的经历,突出一个令人放心。王熙凤一路看来,见他字迹力度一般无二,越到后头越有几分洒脱之意,也放下心来。
这时却见巧姐抱了个小匣子过来,王熙凤连忙接过来,道,“什么东西,叫丫鬟们拿就是了。”
巧姐笑道,“是哥哥捎来的绢花,我瞧着妈倒是更适合。”
王熙凤笑道,“你哥哥给你的,你自己留着戴就是了。”
巧姐道,“我倒是不大喜欢这个,哥哥还给我捎了一幅赤壁图,我喜欢的紧。只是哥哥的画技不如四姑姑,没有身临其境之感,若能亲去一趟就好了。”
也不知巧姐是不是有些前世的影响,对花儿粉儿的并不在意。也不像宝钗那般雪洞一般不爱用,倒像是下意识的排斥一般。王熙凤素来极疼她,每每看到也想起前世巧姐儿险些流落烟花之地,便也不十分勉强她。王熙凤也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不过是把前世害人害己的毛病改了,若说教导好儿女,却是不够的,她也不愿意巧姐儿和自己似的踩着门框骂人,好在家里有几个读了书有文才又有能为的几个姑娘,索性便托给了几个妹妹。其中又有林黛玉这个极喜欢教导人的,还有迎春这个性格温吞的亲姑姑,再加上极有主见的探春和惜春,巧姐儿往日里也常抱着书本。
除了诗词歌赋,巧姐最爱看的却是史书典籍。王熙凤不是什么文化人,这辈子苦学也不过是记住了常用的字和律法,对这些风花雪月的到底还是不大懂的。
听得巧姐这般说,王熙凤想了一想,思及贾茂之前便是在黄州,便问道,“可是在黄州?”
巧姐道,“可不是?东坡居士便是在那儿写的一词二赋,只可惜我不能亲去见上一见。”
王熙凤倒是知道东坡说的是苏轼,旁的却不知了,只她素来疼巧姐,笑道,“你若想去,日后便让你哥哥带着你去。到时候再来上一碗东坡肉,岂不好?”
巧姐闻言喜上眉梢,半饷却是垂头道,“只可惜我不是个男子,不像哥哥似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王熙凤笑道,“你哥哥那是我和你爹管他管得不紧,你瞧瞧兰哥儿?还不是一封信便叫回来了,你祖父也想他回来呢。女儿家确实出行麻烦许多,你若想,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小薛姑姑不也到处都去得。”
巧姐道,“薛姑姑是家里经商,这才天南地北都去得。咱们家却不是这样,妈这些年,不也只带了我们去郊外别院住了几日。”
王熙凤轻轻捏了捏她的腮上软肉,道,“你还说起你妈妈我了,咱们家怎么了,你看看你四姑姑,现在不也到处顽儿去?我倒想你到处走走,只是你也知道,现在的世道不好,你看看你英莲姐姐,当初也是乡绅家的小姐,后来吃了多少苦?过个几年,咱们指不定要回南一次,到时候带着人,咱们也好好走走瞧瞧。”
巧姐一愣,问道,“可是曾祖母瞧着还好?”
王熙凤暗道,不愧是自己的闺女,小小年纪就反应这样快,便道,“所以我才说,过个几年,或者你若是想,我把你送去你二姑姑家里玩一段日子?只是前前后后许多人跟着你,不然我也不放心。”
巧姐道,“那还是不了,二姑姑和二姑父在那边也不大容易。我何苦去打搅呢。”
王熙凤笑道,“你二姑姑倒是乐意你去呢,原来你爹在江南跟着你林姑姑家里做官儿的时候,你二姑姑就跟着我们一道儿去的。”
巧姐道,“话虽如此,那也是楚家,不是咱们家。妈,我能不能日后不嫁人?”
王熙凤愣了愣,道,“我倒是想长长久久留你在身边,可是女儿家不嫁人,便只能出家了,我很不愿意你和妙玉似的。不然,我给你招赘如何?不对,能做倒插门的男人,也没几个好东西,这不行。”
巧姐不过撒娇之语,哪里料到王熙凤竟认真思考起来,忙道,“我不过说说罢了,父亲和祖父祖母还不一定准呢,妈这样认真,若让他们知道了,岂不生妈的气。”
王熙凤道,“那又如何?你是我的心肝,只要不是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儿,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要说不行,我去和他理论去!”
巧姐道,“如今外祖父不在了,妈本就不容易,何苦为了我去争执这个。”见王熙凤还有话要说,便甜甜笑着,道,“我同哥哥商量过,如今我们也大了,以后自有我们给妈分忧,妈只享清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