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坐地分赃上

看着大帐之上,稳坐简易条案之后的杨夫子。

岳飞思忖了好一会儿之后,又站在了大帐中心的位置。

“太尉,杜充不可擅杀,更不该死于太尉之手。

送禀行在的劄子,当言飞因建康旧恶,怒杀杜充。”

开口要揽去责任的岳飞,蹉跎几年的时间,心里也有了一些明悟。

文人乃朝廷基石,武人不是,武人越是出彩,越容易受到朝廷的打压。

岳飞心中虽有收复失地的决心。

但也知道,需要文人作为他的后盾。

想起当年宗泽太尉,在汴梁的提携之恩。

看着堂上与宗太尉形象,渐渐重合的杨太尉。

岳飞果断说出了想要替罪的想法。

想当年若不是宗太尉不杀,且给了指点。

他一个北地武夫怎能走到如此地步?

想着当年因殴打上官,被押赴刑场的一幕幕,想着宗太尉的谆谆教导。

岳飞心里也有了誓死卫护杨夫子的心念。

“你这……

罢了!

李娘子,行文韩世忠,今日或明日在江上会面。

岳统制,你去找来李成、董平,与我一起会会韩太尉。”

杨博有心骂上几句贼配军,但想及岳爷身份。

就放下了这个想法,岳爷目前是有金钟罩的。

率几百人杀透数千、数万金贼的大营。

而且这事儿岳爷不只做了一次,还能全须全尾的站在这里。

勇武只是必要条件,气运更是不可或缺。

得罪这样的人,只怕会有横祸。

该不该信这样的虚无缥缈之说,坐在大帐里的杨博是很有发言权的。

这边岳爷下去找人,李易安那边却闷闷的问了起来。

“杨夫子,韩太尉那边该如何行文?”

望着堂上不听劝的杨少安,她心里极为担忧这位龙池小杨夫子的前程。

朝堂是文人士大夫的朝堂,杜充杜公美业不是幸进之辈。

靖康之初,已经是知州之尊,比及如今朝中的一些重臣,资历算是厚重的。

杨博以凶恶的压杀之法,弑杀前宰执,是要被文人士大夫当做公敌的。

国朝丧乱,多少文人士大夫弃城而逃,弃君而走?

堂上杨夫子如果悄悄杀了杜公美,携功震慑,弑杀宰执之事,自然可以不了了之。

弑杀之后,还要做有宋第一贰臣的墓志铭,就是往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心里捅刀子了。

这样一份墓志铭,必然会引动天下非议。

当今天下乃士大夫之天下。

在名望道德上触及士大夫,就是在刨有些人的祖坟。

李易安可以想象的出,即将对小杨夫子发起的口诛笔伐,会有多么的激烈。

年级轻轻就站在了绝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对立面。

恐怕有八闽杨时夫子做靠山,杨少安也很难站稳脚跟的。

想着赵知府弃城而逃的仓皇,想着再任知州的惊惧。

李易安的心里也有些佩服面前的杨少安了。

“以刚刚说的为准。”

给了李易安回复,杨博这边也开始思考杀杜充的后果跟代价。

遇上杜充这个国贼,是非杀不可的,一旦将这老贼送到赵苟爷那边。

以赵苟爷的尿性,说不定杜充还有起复的机会。

弄不好杜充几句话一说,屁事没有,也极有可能的。

杜充虽说丢了汴梁跟建康,虽说决了大河,虽说有近百万人因他遭难,或是死难。

但他的出发点是符合文臣士大夫利益的。

如果按照一切为保南渡君臣的安稳,作为出发点。

只要杜充说上一句委曲求全、以待时机,无罪释放,还真是可以预见的。

想想杜充手上的累累血债,杨博很清楚。

这样的国贼,遇上不杀就是造孽。

至于其他降官,那是给文人士大夫们留的体面。

如今正是建炎小朝廷,向绍兴小集团转变的初期。

赵苟爷的从龙之臣,大多已经就位。

即便赢了黄天荡一场大战,留给杨博的位置也不会太高。

赵苟爷现在是个什么物件,杨博这边也不清楚。

杀杜充试探一下,选择好像也是确定的。

时候不长,岳爷就带着李成,还有两个杨博不认识的人进了临时的大帐。

“太尉,这是京东董平。

这是擒住杜充的杨再兴,曹成麾下。”

山东董平,杨博有点印象,不是水浒里的双枪将。

而是山东豪强,当初的义军,现在的匪首。

守在建康府城的上官悟,史料之中,就是董平所杀。

横向对比,董平应该是有几分本事的。

至于杨再兴,悍将一枚,只是结局凄惨,悲情英雄让人扼腕。

这位刚刚进来过,又因为杜充啸闹被赶出去的英武将领,杨博看着比较顺眼。

“杨再兴,擒住杜充算是一功。

若想从军可跟随岳统制,不想从军,可做杨夫子麾下马弁。”

没有理会董平,杨博先给看着顺眼的杨再兴递出了橄榄枝。

刚刚门内门外匆匆的一瞥,杨再兴也对杨博有了初步的印象。

敢杀杜充,坐定大帐之中的杨太尉,就不是凡俗之辈。

曹成是匪首,杨再兴也捎带着有点名声,从军的前途不大。

委身从贼,杨再兴也是有苦衷的,如今金光大道摆在面前。

他这边也就很快做了抉择。

“愿为太尉麾下马弁。”

杨再兴有岳爷的光芒笼罩,也算是可靠的人。

杨博随手一指,就让他站在了身侧。

女书史太不靠谱,多个悍将做护卫,杨博这边就安心多了。

至于战阵冲杀,黄天荡一战,足以为岳爷攒足丰厚的本钱。

不差杨再兴一个,岳爷得的好处,算是一个交换吧。

对于杨再兴,杨博是客气的,对于堂下的李成、董平,就不是那么客气了。

“李成,此战你算是有功,岳统制予你表了大功。

但朝廷如何封赏,是行在那边决断。

你若再三心二意,杨夫子这边是容不下你的。

至于你董平,为祸京东一路,算是匪首之一。

但大战之时、用人之际,杨夫子与你带兵之权。

若是反复,跟李成一样。”

在李成、董平的任用上,杨博心里也有些纠结。

两人身上都是有血债的,但对比朝廷的文人士大夫。

两人又有可取之处,起码不该死在那些弃城的士大夫前面。

纯以杨博自身利益算计,两人应该留着。

如果以大义来论,这俩也该跟杜充一样,千刀万剐。

“太尉,大战未息。

李成、董平悍勇,可用!”

李成、董平,岳飞虽说不齿,但如今还是有用的。

行伍之人,可以感受到杀气。

刚刚岳飞就感受到了杨太尉的杀气。

这种杀气,岳飞在杜充杜公美这个前宰执的身上也感受过。

当年杀散汴梁城下各路义军,老贼杜充也是这般语气。

岳飞数次劝说,终是无果,被迫驱散了汴梁义军。

李成、董平的风评,一路所做的事情,岳飞是知道的。

李成数次反复,董平劫掠官府,这些都为朝廷所不容。

怕堂上杨夫子起了卸磨杀驴的心思,岳飞只能开言劝解一下。

昨晚虽说歼灭了宗弼的主力,但仗打的也确实不怎么样。

与其说是歼灭战,不如说是全副武装的乱民,屠杀筋疲力尽的金贼。

此战的水分颇大,接下来的战况,杨太尉也细说过。

宗翰、挞懒的两路援军必然会到。

战云密布、大战未知,悍将不可轻去。

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

岳飞不认为,自己可以带着杨夫子麾下的甲士战败两路援兵。

与李成、董平合三路之兵御敌,也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能如今夜这般,两人继续用疲敌之法。

他带着能追击轻兵的甲士在后,战败两路援兵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好叫太尉知道,我与董平二人,此后只认太尉。

太尉说往东,我两人不听,大好头颅,太尉只管拿去便是。”

岳飞的求情,李成根本不在乎。

当初与杜充对了眼,被收归麾下,结果杜充只是一纸任命而已。

大军钱粮一概不管。

劫掠地方,虽说有自己的野心在。

但钱粮不济,军中怨言四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抢着抢着也就抢顺了手,不愿意受朝廷管辖了。

做了匪首,没了管辖,做事就更是肆无忌惮。

但抢掠终究不是正途,李成心里多少还有些上进之心,这才有了当时山顶的投诚。

董平的情况跟李成大致相同,两人私下商量过。

如今朝廷是不可信的,不如跟随面前的杨太尉安稳。

能战败宗弼或是金贼大部队的文臣武将,目前算来,朝廷之中一个也无。

杨夫子战败宗弼,李成与董平是亲历者,有此能耐的文臣,以后必然主政一方。

李董二人,都是屡经反复之人。

摸索之中,已经知道文臣靠山,比朝廷的官职重要。

岳统制向杨太尉求情,李成看的明白。

无非现在是用夜壶的时候。

用完了是个什么结局,岳统制是管不了的,但杨太尉不同,他可以管。

两人的共识,就是死心塌地的投到杨太尉的麾下。

刚刚的杨再兴做了马弁,两人想要一样的结果。

“算你们有些眼光,但你们还不配。

战事未了,败了宗翰跟挞懒的援军。

你李成可以站在杨夫子的身旁。

至于你董平,再看……

岳统制,战败金贼援军之前,二人归你辖制。

若不听令,当杀则杀。”

对于李成、董平的投诚,杨博这边不怎么在意。

两人目前还在杀与不杀之间。

对于二人,杨博心中也有自己的关隘需要翻越。

李成,杨博之前给过承诺,至于董平,还得再看。

“职下领命。”

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成、董平,岳飞心里也有些嘀咕。

这俩匪首,怎的在杨太尉面前如此服帖?

“岳统制,甲胄之事,或有变化。

之前说与你三千、李成两千五、董平一千五。

今日或明日,杨夫子要会一会韩世忠。

此次歼灭宗弼部的军功,韩太尉兴许要占大头。

毕竟,韩太尉将宗弼部堵进黄天荡,才有你等歼灭其所部的大功。

如若觉得不公,遇上韩太尉也要平常应对。

你们三人的军功、职衔,此次怕是要落在韩太尉的身上了。”

行文韩世忠会面,杨博也是在未雨绸缪。

划分军功,自然涉及到了战利品的划拨。

怕三人心中不平,杨博也专门做了解释。

“此战全赖太尉擘画,职下不敢争讨军功。

甲胄、军功如何分配,依太尉意思就好。”

几乎全歼宗弼部,功劳在谁身上,岳飞清楚的很。

他只是带人做了杀猪的营生,论功行赏的话,他是不敢提的。

“岳统制说的是,我等不敢争功。”

李成、董平跟岳飞可不一样,一直跪在地上呢。

岳飞开口,李成代表两人,也做了表态。

“嗯!

且起来。

岳统制,知会追击宗弼之人。

若宗弼南逃,只管衔尾追击便是。

如若宗弼想要北渡长江,不计生死也要拿下。

宗弼部如今是轻兵锐卒,切不可大意了。

大战刚刚开幕,练兵之事也不要松懈。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杨博一直在观察李成跟董平的表情,如今看来两人还算是服帖。

李成表态之后,杨博才让两人起身。

对于人心的拿捏,杨博清楚自己的斤两。

一般莽夫还成,换成两面三刀的文臣士大夫,自己的火候就有些差了。

之前的话,算是平复内部矛盾,也算是论功行赏。

如今堂下的岳爷、李成、董平三人,算是勉勉强强拧成了一股绳。

有悍将无强兵,对战两路或是三路援军,也是结果未知的。

与韩世忠会面,杨博也有提前摘桃子的意思。

歼灭宗弼部是大功一件,但接茬败给援军,也会抵消战功。

借着韩世忠与行在之间的通道,将大功先抢到手,对杨博来说无所谓。

但对堂下三个行伍之人,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提前给小朝廷报备,三人就是大功之人。

万一抵挡金贼援军失败,也算是互有胜负。

胜败战果一起报到小朝廷,三人可能就是有过无功的局面了。

擅起战端,致使江南荼蘼,这样的帽子,随随便便就能扣在几人的头顶。

赵苟爷小朝廷的尿性,也是超出常人可以理解范畴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文人士大夫不会坐看武人集团坐大。

滔天大功不好遮掩,但互有胜败,可以指摘的地方就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