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他决定大婚了

楚平闻言不解的看着三人:“在说我什么?”

“没什么。”

楚烟指着一旁的另一盘饺子道:“喏,给你留着呢。”

楚平闻言嗯了一声,走到一旁端起饺子吃了起来。

沈音有些好奇的看了看楚烟,又看了看楚平,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问道:“每次,你们都会来这儿吃么?”

楚烟叹了口气:“没法,父王每次总会包一堆,然后挑出一盘卖相最好的给母妃。平日里剩下的饭菜,下人们还能拿去分食了,可剩下的饺子因为是父王亲手包的,下人们也不敢吃,丢了也委实可惜,就只能由我们来吃了。”

“以往都是我和我哥,还有平哥哥三人偷偷吃了,如今我哥不在,多你和江棠也是正好,就是不知道你们俩能不能凑出一个我哥来。”

来了平阳这么久,沈音也知道一个道理,虽然平阳王府很富裕,但每个人在吃食都很节约,基本上不浪费,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这一晚,几人吃撑了,江棠特意留了肚子,故而吃了个干净。楚烟是有经验,故而也吃光了。可沈音因着之前便吃了八分饱,这会儿用了几个之后便吃不下了,剩下的都进了楚平的肚子。

沈音还有些不好意思,虽说她没动过,但怎么说剩下的饺子都是在她的盘子里,是她吃剩下的。

但楚平却压根没给她拒绝的时间,直接端过来吃了。

沈音一脸纠结,欲言又止。

楚烟开口道:“没事儿的,平哥哥不在意这些。等你去了军中,也不能太讲究,有的吃能填饱肚子便成,真打起仗来,饭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都在一个大锅里煮着,有时候碗筷不够,都是你吃完我来用,谁都不知道下一场仗什么时候来。”

沈音闻言点了点头,静静的看着楚平没说话,心头五味杂陈。既有对将士的心疼,也有诸多感慨。

楚平原本还正对着桌子,吃着吃着,却转过身去背对着她们。

直到这会儿,沈音才发觉自己看他太久,不由有些尴尬的微微红了脸,急忙移开了目光。

用完饭后各自回去,翌日沈音便开始忙碌准备出发的事宜,她到底没去过军中,不知道哪些可以带,哪些不能带,于是便去请教楚烟。

楚烟是有经验的,同她说了许多,尤其是伤药软垫什么的,江棠也在一旁默默听着。

等到第三日,当楚平看见只扎了个束发,一身劲装,背着两个包裹的沈音时,微微有些意外:“我备了马车,沈姑娘无需如此。”

“多谢楚将军好意。”

沈音看着他道:“我都准备妥当,也做好了心里准备,只是我的马术一般,可能劳烦楚将军要照顾着些,走的有些慢了。”

楚平本还想劝说,可看着她绑着的垫子,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只点了点头道:“好,那我们便出发吧。”

他本想的是,姑娘家细皮嫩肉的,即便有垫子,可骑一天马也会吃不消,最终还是会选择乘车而行。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沈音竟愣是一声不吭,他不说休息,就绝口不提,连着三日都没有提过乘车之事。

从这一刻起,楚平就知道,她绝不会再提了。许是她的经历决定了,她远比一般的姑娘性情更为坚韧,也更能吃苦。

沈音走后,楚烟便带着江棠到处厮混。

当然,小倌是没去的。

但依着江棠的性子,没过多久,便与平阳好几户人家上上下下都熟悉了起来,她年纪要比楚烟小,跟着楚烟一圈混下来,哥哥姐姐认了一大堆。

于此同时,楚轩终于抵达了西南之地。

他也懒得去找什么异族的军队,直接找西南的秀才,写了厚厚几堆纸,然后进入了异族之地,见人就发。

纸上的意思很明白,总结起来就几句话:你们派过去的奸细,已经被陛下抓到了,如今局势已定,他带了四十万大军前来,你们若是识相,就好好待着,若是不识相,四十万铁骑,将会踏平整个异族,一个不留!

接连发了十余日,整个西南安静一片。

然后过了几日,又有新的纸张开始发放,意思更加简洁明了:不办你们不是不能,而是懒得废那个银子和心力,别拿仁慈当忍让,一堆篝火也敢与太阳争辉,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阴沟里的蛆虫,再有下次杀无赦!

如此,又发了十余日,单子又变了:爷走了,记得爷说的话,别没事儿自寻死路!

然后楚轩便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走了,而埋伏在暗处的异族,愣是在他走后,连一丝声响也没敢发出。

大国威慑,岂是说说而已!

于此同时,李胤也没闲着,杨益瞧着混,打仗确实是把好手,带着骑兵靠着骚扰战术,应是将郭莫两人困在了路上,直到傅家军腾出手来前去支援,将二人当场斩杀。

李胤正式接手金陵之后,重新安排了两地守军的将领,派了自己的人过去。

杨益因着立了大功,被封大将军,在控制金陵的当晚,因着孙文长本就有私兵和暗卫,故而宁王负责在明面围堵,而李晗负责处理暗卫,父子二人合力,这才将孙文长拿下,也算是立了大功。

除此之外,立功最大的人当属谭恒,他明着是在调查盐布司自缢之事,可当火势一起,他立刻与谭家人一道,带人控制了孙文长的几个亲信,这才让孙文长成了困兽之斗。

此事一过论功行赏,新人被提拔上来,老臣们也很自觉,该让位让位,该不吭声的不吭声,之前一直觉得李胤太过温和的臣子,这会儿也乖乖闭了嘴。

平定江南之后,李胤忙的更加不可开交,每天的奏章多到从清晨到月升都处理不完,金陵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地的臣子都表了忠心。

很多老臣八百里加急送上奏章,痛哭流涕的自责,到底是生疏了,发生了这样的事儿,陛下都不让他们驰援,定是因着他们太久没有见过陛下的缘故,今年无论如何请允他们来金陵述职。

李胤一一回了允,毕竟登基头一年,他确实要了解各地情形,其实最好是他能去巡视一遍,但他有太多事情要做,只能暂时搁置。

意外也不意外的,他收到了陈呁的信,如今算是分成两国,但陈呁没有宣国号,易没有改国名,大裕仍旧是大裕。

信也不是以两国之礼来往的,而是一封私信,同他道贺了江南之事,信的最后又提了一句,他决定大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