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门一关上,外面所有的喧嚣都远去,只有钟摆的滴滴答答声音。
书房很大,约莫有五六十个平米。装修得古朴大气。放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书,整整齐齐的摆在书柜里。
书房的南面是一扇大大的玻璃窗,前面摆着一张美人榻,上面铺了厚厚的锦垫,一床灰色的毛毯搭在一旁。
施鸾乔盯着这美人榻。莫不是她穿越到古代某位大家闺秀的闺房了?这等摆设,再加上介个房间里的家具,无一不是精品。
房间的东面摆着一张很大?的楠木书桌,书案上面铺着一张画,颜料一一摆在一旁。画才作了一半,想必在她们聊天的时候,莫夫人就是在这里作画。
书案后方又悬挂着一副画,画上寥寥几笔构画出:远处一座座巍峨大山,大山下是一片小湖,湖上只有一片扁舟,上面站着一位船夫。
见施鸾乔盯着这幅书画,招呼她坐下后,李若兰笑问道:“你觉得这副画如何。”她的口气十分随意,仿佛只是不经意间的谈话。
但施鸾乔却不敢大意,交握的双手微微收紧,刚才这么多人,她没有时间考校自己,眼下,这不就是入门考验么?
心念一转间,施鸾乔赞道:“挥墨成画,浑然天成,学生只从这画中看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说完,看着那架美人榻羡慕道:“老师这样的生活真是世人一生所求,一扇窗,一张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真希望我到老师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能像老师这般,坐观窗外云卷云舒。”
李若兰心里暗自点头,果然是个有慧根灵性的,倒比老徐收的那两个弟子要好得多。
她只问了她这副画如何,但施鸾乔却能从这副画中悟到了学习的真理,果真不是俗人。真不愧是传承了千年的传承人,此等气质、此等灵气,还真不是辣些只传承了三代人能媲拟的。莫怪乎人们常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以上的努力”。小姑娘乃传承了千年的家族出来的人,天生就有一种普通人没有的贵女气质,这个气质是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祖上积德得来的。
李若兰越看就越觉得施鸾乔是上苍赐给她的好弟子。
“老师,这副画画真好,是谁画的呢?”——施鸾乔指着画问道。
看着这副画,李若兰叹了一声,“这是你莫老师的手笔,想当年……”说到这里,她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又笑了起来,弄的施鸾乔在一旁摸不着头脑。
李若兰从回忆中出来,见施鸾乔这个表情,笑道:“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年我和你莫老师下乡的时候,条件艰苦,这人都吃不饱肚子,平时管的又严,哪里还有条件给他练字。于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半夜三更偷偷爬起来,躲在仓库里凿壁借光偷偷看书练字,这一晃啊,几十年就过去了,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施鸾乔感叹地笑道:“难怪老师能有现在的成就,原来是曾学过古人凿壁借光来着,将来老师的成就一定会更大的。”
被她这么一打岔,伤感怀旧的气氛顿时去了不少。
李若兰从一旁多宝格上面拿下来一个大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盒子,“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这是我年轻的时候用过的东西,也不值什么钱,给你拿去玩吧。”
说完,将小锦盒递给施鸾乔。
施鸾乔恭敬接过。
钱算什么,多少人有钱了还希望有名,不然那些娱乐小道消息怎么今天说这个xx大亨和这个明星搅在一起,明天和另外一个在一起。
不就是为了博一个名气,让公司更加有名。
李若兰的名头确实不如莫寅,但她是莫寅的老婆,一家人写不出两个姓,若施鸾乔真有事需要她们出面或帮忙,李若兰难道会袖手旁观,莫寅难道会置之不理。
就冲莫寅这个名,这个堪称顶尖儿的学术造诣,施鸾乔就不可能放过李若兰这颗大树。
她施鸾乔算什么?
不过是借着硬盘的优势写了几本言情,就算她再怎么天资纵横,真正的名气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打响的,面对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人,她也不过是个小小的透明的写手。所以她才会在得知辣块硬盘的奇妙之处之后,赶紧把能抄!录的全都搬到寄几的电脑上,就是怕有朝一日硬盘突然消失或者是这一切只是一场梦,梦醒了之后,自己还有一些底货存着。
见施鸾乔平静接过礼物,丝毫没有小家子气,表现也很得体,李若兰又满意了三分。两人又说了几句,这才让施鸾乔出去了。
待她出门后,看着被关上的门,李若兰又感觉有些仓促了。
但愿老头子的眼光没有错,但愿这孩子真的有可塑性,别被盛名埋没了。
想了一会儿,李若兰起身,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输入伊始,再输入爱不释手的名字,瞬间就弹出施鸾乔的作者界面,里面有四部,李若兰划下来,点开点击率最高的辣部《京华》这部。既然连老头子都说这本书不错,她倒要看看好在哪里。
都说文如其人,一看便知。
再说施鸾乔回到客厅,莫寅正说道写作的一些手法技巧,也不打扰大家,乖乖寻了个沙发的角落坐了。
请老师讲课,也不知道伊始费了多大的功夫,她可不能打扰了。再说机会难得,她也可以学到不少。
因此从斜跨的包包里拿出纸笔,将一些注意事项有条理的记下,打算回去重温。
等莫寅讲完,见她乖乖坐在一旁写笔记,便笑道:“你老师没有训你吧。”
施鸾乔摇了摇头,“老师对我很好,给我讲解了一些注意的要点。”
“那就好。”两人又说了两句,见时间也差不多了,陈鸿便提出告辞,寒暄客套了一番,便带着大家离开了莫寅的家。
。。。三个小时后,大家就告辞了,送几人离开后,莫寅关了大门。
推开书房,李若兰正坐在书案后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脑,并没有作画。
“怎么没画了,你不是说要在今天之前把它画完么?”莫寅问道,“看的什么呢?”
将目光从电脑前移开,让了一下位置,让莫寅看电脑里的内容,原来是施鸾乔的那本《京华》。
“难怪你让我收她为徒,是不是这本的缘故。”
在李若兰旁边坐下后,莫寅点头道:“这个孩子的书我看过,前年应邀去伊始那边给他们的网络作家讲课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孩子的,很低调,有一股不符合她年纪的淡定和从容。原本我想着这么年轻的孩子,又有了一些名气,难免会沾沾自喜起来,倒对她也不报什么希望。”
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只是没想到听了我讲的一些行文布局后,她居然一鼓作气写出这部具有大气的言情。和她以前的作品相比,这本书确实比较有血有肉了一些,文章里面也开始有了些章法,是颗好苗子啊!”
李若兰点了点头,“你向来不轻易夸人的。”
莫寅叹道:“上次我观察了这孩子三天,今天又近距离观察了一些,这才让你收了她。若不是这孩子的文风和我相差太远,只怕我都有收她的念头了。不过我这种乡土朴实的文风,确实不适合她。”
李若兰白了他一眼,“就你那土了吧唧的话,也就那孩子能给你找出一箩筐的好话,要我,一句好话都没有。”
想到施鸾乔那些称赞,徐寅眯了眯眼睛,“还是那孩子有品位啊!”
李若兰毫不留情的打击老伴儿,“就她那个年纪的孩子,你能找出第二个读你书的人么。也不害臊。”
活了大半辈子,谁是真心敬佩,谁是虚情假意,莫寅自然能感觉到,也不和她犟嘴,只问道:“你把你老师给你的印给她了?”
李若兰点了点头。
莫寅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树枝上叽叽喳喳跳来跳去的小鸟,道:“但愿我没有看走眼,但愿那孩子不要让我们失望。”
上了车,大家都围着施鸾乔叽叽喳喳了起来。
“小乔啊。你运气可真好,现在可是李老师的门徒了呢。”
“哪里哪里。”
“是啊,今天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以后问问题什么的也方便多了。”
“确实方便了不少,只是我还是学生,平时都要上学,只怕没多少时间呢。”
“刚刚在书房,李老师给你说什么啦?”
“也没说什么。就是问了下我平时都读了些什么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见施鸾乔一下子成了名人,陈鸿笑道:“爱大?!这下子你可是一步登天了呢。”
施鸾乔白了他一眼,“雨天哥哥就会在一旁混说,还是得靠自己努力好不好。”
陈鸿但笑不语。虽然现代人把师徒关系看淡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就他所知道的,武学界、玄学界和文学界就很严格地秉承介一师徒情份。其实在公门里,也有师徒情份,老一辈有经验的人会在新人中挑选合寄几眼缘的人来做为接班人。但是眼下人多口杂,他也不便多说。
莫寅的夫人李若兰的关门弟子,有了这个名头,不说以后可以在文学界横着走,至少搞出版和文学的也会看在两人的面子上,待施鸾乔优厚三分。再说,李若兰虽然名气不比她先生,但也只是外人、圈外人不知道而已,他们搞文学都知道,李若兰是乡绅后代,从小父母就聘请名流先生到家里传授琴棋书画,所以李若兰才真正算得上是古代大家闺秀的典范。
如果施鸾乔能得李若兰的真传,那她的琴棋书画就都能开启新的流派,使古代的流派传承下去,这隐形的好处,可是说都说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