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你想要什么

“江奕,这下子投入成本太高了吧?”虽然自己是知识分子,可是吴江元还是被江奕大手笔补贴研究生的动作吓坏了。

现在只有两个人私下里聊,江奕可以说点儿真实的想法:“我哥哥在香江,他经常接触西方国家的大公司。很多都有数万名研究人员,很大比例都是博士。我们也要建立这样的储备,才能跟这些大公司抗衡。否则,任城这个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这些人才。”

“可要投入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投资人能不能承受得了?”

这是一个坑,回答得不好会把自己填进去,真正的投资人不会愿意这样亏损下去。

江奕想了一下才说:“华国的技术人员不是水平不行,而是需要换轨道。我们现在是‘逆向开发’,不用走那么多弯路。”

吴江元并不认可江奕的看法:“半导体实验室可以针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芯片吧,每个项目至少要好几年。现在是四面出击,难保都能顺利推进。”

“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科研人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是自上而下地交代下来;可是上级领导人员只知道缺什么、什么落后,所以科研人员注定了只能跟随。让这些人走向市场,每个人都能成为自主决策、主动研发的主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政治课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我敢打赌,三年内我们就能在第三代移动通讯领域跟上世界先进水平。”

江奕喜欢打赌是非常出名的,而且是逢赌必赢。吴江元笑了笑,也没接这个茬,只是回了一句:“你们这个政治课老师还真是很厉害啊,什么都知道。”

吴江元冷不丁地一句,让江奕担心他会去求证。看来以后再借用政治课的名义需要谨慎了。

“江奕,我还有个疑问:你赚了这么多钱,却又不太喜欢享受;明明可以不去读书,为什么还要去读大学?”

果然是君子,做事情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否则,在充满疑问的前提下,他会经常拷问自己。

“你说的是买车的事情?”江奕故意装傻,“现在是遍地黄金的时候。比如买一台车,简单的桑塔纳也要二三十万,其中有70%是交的税,这二三十万可以抵100个人一年的工资了,不如多雇佣一些人、多赚一些钱。”

看看吴江元被数字堵住了,江奕知道这个效果不错:“之所以要去读大学,是因为我要在那里认识很多朋友和同学;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更好地合作,不会有那么多人有机会像我认识您一样有几年机会不断认识。大学也有很多技术可以借重,就像你熟悉的那些电子研究所一样。”

这次这些定性的分析不够了,吴江元当场就带出了更多的疑问:“赚了更多的钱,然后再开设更多的企业?是不是太累了?而且你们家的钱早就够用了吧?”

“有个企业家曾经说过,钱多了就只是在财富后面加个零。早就够用了,也可能是我爸妈喜欢帮助人吧,就像有个马斯洛说过的‘个人价值实现’,我也理解不了他们。”

这次把球踢到了自家那里,让你无处求证。

“你要说精神享受,可是你们家现在天各一方,普通人基本的天伦之乐也无法体会到。听说你们家现在连房子也都是租的,一般人也没这么惨吧?”

这倒是江奕的最大软肋。哪怕是亲戚的亲戚都被他支应到世界各地去了。可是不回答这个问题,吴江元这里交代不过去。

“去苏联的几个亲戚是去捡便宜了。如果我爸不去苏联,那么多苏联专家就过不来,这些技术也没办法引进;如果我不在扶桑国引进摩托车和芯片生产线,那就不能让华国的产品走向世界;如果我妈不在申城,就不能从股市里获得一些发展资金;有了这些亲戚们,才能积累技术和资金,有资格成为摩罗这样的跨国企业的对手。”

江奕讲的是家人分别的结果和目的,依然没有解决吴江元的本源问题。至于能不能糊弄过去,就看吴主任的逻辑能力是不是过关了。

吴江元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可也是不好糊弄地:“也就是说,你们要踩着扶桑国的肩膀,背靠苏联的技术,依托华国的基本盘,收割第三世界的资源,最后呢?是不是还需要一个对手,或者目标?”

既然你只说结果,那就告诉我最终目标。

出身军队的人可以借力的很多,但是也很难跟他们玩障眼法。吴江元通过自己的观察,其实已经接近真相。可是,在安全面前,江奕却不能以诚待人。

“目标?我记得有个未来学家曾经预言过,第三次革命浪潮是信息技术革命,也将是落后国家的一次天赐良机。因为信息的传播将是零成本的,各国的竞争将只区分快慢。”

吴江元这次是真的晕了:“这和移动通讯有什么关系?”

“以后大哥大能够上网了就有关系了。”

“大哥大上网?这可是一个新课题,”吴江元若有所思、更进一步,“可是这又跟半导体实验室有什么关系?”

“大哥大要想上网,就要有强大的芯片做支撑。”

说完这些,江奕必须要跑了。否则等吴江元回过味来,还会继续拷问自己,让自己绞尽脑汁想出一个不泄露天机却又能自圆其说的道道来。

我太难了!

果然,不到半个小时,陷入“大哥大上网”深坑内的吴江元回过神来了,不禁苦笑了一声:“这个小滑头。为三个地市创造了十几万、二十万就业机会,又有什么不好说的,还非要藏着掖着?”

虽然没有得到自己预想的答案,但是起码没有什么值得自己怀疑的负面因素。吴江元暂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江奕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工作中去了。

兰陵市委。

“还真是个女中豪杰啊,这个是第三个喜报了吧?”杨书记指着一篇关于韩梅斩获巴国BP机系统建设项目的简报。

“可不是嘛。第一篇和第二篇是关于30万条线和50万条线交换机的,这是第三篇了。”邮电局负责人一直都在关注腾龙的进展。

工业局负责人的关注点不一样:“上面说将在巴国设立BP机生产厂家,年销售可望达到数十万台,还要开办寻呼台,预计在3年内提供数千个工作机会。”

邮电局负责人抓紧汇报重点,免得被工业局抢了风头:“这次合作开了一个好头,下一步将在巴国进行矿产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具和电力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巴华产业园也已经进入了审批阶段。”

“这是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跑到世界上去圈地了,”杨书记非常满意,“你们以后可要盯紧了,看看他们的腾龙公司什么时候在巴国设立子公司,也算是另一个我们培养的跨国企业了。”

“腾龙已经在好几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也算是跨国企业吧?”工业局负责人也不甘落后。

“办事处?最多算是个国际经营的国内企业,勉强称得上国际公司,还得是外国才能这么说。”

得意忘形之下,工业局和邮电局的两位负责人开始互掐了起来。

杨书记做了个总结:“要想当跨国企业,最起码也要在另一个国家有控股的子公司。子公司是法人机构。”

“书记,这个消息要不要向上报告?”邮电局负责人必须抓住寻呼机这条线,因为工业局也可以从加工制造业这个口径进行插足。

办公室负责人曾经负责过宣传部门,倒是有些警觉:“江家自己不想多宣传,而且摩罗公司估计也在死盯着他们。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会不会打草惊蛇,反而阻挡了他们走出国门的步伐?”

你想要什么?杨书记也受到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是要一个万众瞩目,还是一个实际的收获?而且两者可能互斥!

“那就看他们的意思吧。”杨书记最终还是决定谨慎从事。

锦衣夜行,这是他的本家、外交部门的杨司长当初给自己的一个劝告。苏联产业园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安然渡过了初创期,成为兰陵市的最大潜力。

可是,这么大的业绩不告诉别人一下、获得大众的称赞,的确有些不甘心。

邮电局负责人还想争取一下:“这个已经是李经理的意思了,他们自己报上来的。”

“让他们问问···问问江老板的意思再说。”杨书记指的是谁,大家都知道。

外交无小事,尤其是对于这些刚刚冒出头的企业,不要拔苗助长。

只许您拔苗,不许我们助长吧!工业局和邮电局的两位负责人暗自发着牢骚。

江奕要是知道了,那是肯定不会让这样拉风的信息广而告之的。

果然,下面就是书记亲自拔苗了:“这样一个跨国企业没有一个总部怎么行?这可是我们兰陵培养出来的跨国企业。”

邮电局负责人有些吃不准了:“听说江家现在有些透支了,现在让他们再兰陵建设一个办公楼也不太现实。”

杨书记想起了一个参照物:“那能不能由兰陵市来建,租给他们使用?就像那个融资租赁方式,几年后租金回收得差不多了,产权就可以交给他们。”

“这个可能不行,现在融资租赁公司只允许用设备、动产等质押,土地和建筑物恰恰不行。”工业局分管这个企业,对于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模式倒是比较熟。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成立本来就是方便引进国外的设备,加上这时的企业大多是国企、土地是划拨形式,所以没有把土地作为合格的租赁物。

“我觉得咱们可以成立一个通讯产业园。彭城那边就是几个组装车间,也敢称产业园。咱们这边才是实至名归。”邮电局早就看着彭城不顺眼了,真真地抢了自家的风头。

“有道理,那就正式成立通讯产业园,副市长挂帅。统管BP机生产、寻呼台、交换机等产业,再由通讯产业园建设产业大厦。等他们有钱的时候,就让他们收购过去。”

杨书记一番话让邮电局窃喜不已,冠以“通讯产业”几个字,那就肯定是邮电局统筹了。

“还有,吴江元那里多沟通,江奕在这一块主要是靠他,”杨书记交代完,两位局长刚想走,杨书记又继续补充,“其他的企业要是想搬进去办公,也让江家先点头了才能租住。”

兰陵的动作太大,轻松地就传到了任城。

刘书记一个电话打到了市委办:“请书办会的同事一起来一下,市政府一把手和计划委、工业局的负责人也过来开会。明天的一切安排推迟到三天后。”

本来挺惬意的一件事儿,在兰陵的照耀下显得急迫了起来。

同事们来了以后,刘书记就直接交代了:“明天去省里争取一下。既然重工业被彭城抢了先,通讯业咱们也沾不了边,拿就争取一个世界饮料之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