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地铁2号线

韩成斌和邵军这个春节过得有些累。大年初三还被江奕揪出来,美其名曰“考察项目”。

邵军还好说,本就是一个人跑过来的。韩成斌却是举家到申城过年,而且女儿还有点儿小心思。

看在两口子在人家手底下打两份工的份上,暂且忍忍吧。

韩成斌打开了提包,翻出来一沓资料交给了江奕:“这个是叶作家收集的一号地铁的资料,里面还提到了一个东西走向的地铁。不过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

你小人家先看看,让我老人家抽空先休息休息吧。

江奕顺手接了过来,一边还是忍不住地乐:“看来大作家是提前进入了顾问的角色嘛,估计电视剧是没有问题了。”

邵军也是个文艺青年,现在却走到了文艺的反面,对这些作家一个劲地冷嘲热讽:“这些文人就是喜欢整这些调调。怪不得鲁迅先生对他们这帮子家伙都多有微词。”

一方面不断地向你透露着“我愿意”,一方面又要你三番五次主动,一点儿都不干脆。

坐在前排的江奕翻了翻资料。

这主要是地铁一号线的线路、各个地铁站介绍等等,难得的是还有对地铁站周边企业、旅游景点的资料,殊为不易。申城人难打交道是有名的,但是工作的细致却也是实打实的。

很快地,一张地图映入了眼帘,看到那个熟悉的路线,江奕觉得非常诧异。他指着地图问着韩成斌:“韩经理,这个是不是二号线的规划图?”

人民广场、陆家嘴、南京西路等站名基本一致,除了有个“华苏友好大厦”比较陌生,世纪大道和世纪公园还没有修建,其他的都和后世一致。路线图里有一个“洋泾”,应该就是指还没有修建的世纪公园和世纪大道那边了。

让江奕更奇怪的就是前几天江正民的司机不是说没有听说过二号线嘛,怎么现在线路图都拿到了?

看到江奕激动的模样,韩成斌笑了笑才解开谜底:“这个是1956年申城编制的地铁规划,说是为了防止帝国主义突然袭击、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制定的。那个南北线路就是已经施工的一线,二号线到底是不是这个、要不要修还是个问题呢。叶作家就觉得有难度。”

“要是战备的话,成本可就太高了。一般的地铁也就是地下10米20米,战备地铁要到100米左右,成本能出现三四倍增长。估计以前没修就是因为成本承受不了。”新海康本身就有物业,估计何董事也接触过地铁物业,对这些还比较清楚。

江奕在车上翻来覆去看了几遍,他现在基本能够确定:申城地铁二号线就是按照1956年确定的这个路线进行施工的。

地铁线路的消息真是太珍贵了。江奕难以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这可是来申城过年的最大收获了,甚至远超过300个纺织企业拆迁的消息。

“何董事,申城这边的地铁马上就要开通了。你们香江那边的地铁物业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

其实何董事也很眼红申城一号线的地铁物业,有了江奕这边的资金和本地纺织企业的合作,新海康未来几年的收益都有了保障。所以,他一点儿都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我觉得可以。申城这边的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地铁带来的巨大商机,如果今后申城的发展能够持续,现在进场应该能获得很大的收益。”

邵军听到这里就是一阵狂喜,看来今年确定是自己的大显身手的时间了。

汽车到了中山公园这边,江奕努力地根据记忆摸索着着二号线中山公园地铁站的位置。众多商业楼宇还没有建立,他只记得是在两大路口交叉地点,再根据路线图的指引,最终他站在了一个交叉口处。

“何董事,地铁一号线的物业要开发,这个1956年制定的路线图沿线的物业也要开发。地铁一号线沿线的拆迁非常复杂,估计要消耗很长时间。我觉得可以从这条还没开始开发的线路开始,我们要成为这条线路的做市商。”

韩成斌眼看着何董事的脸色就黯淡下去,知道江奕“好大喜功”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样年轻的老板还真是折磨我老人家的心脏啊。

“江奕,浦东这边太荒凉了,虽然新区管委会也在年初成立了,但是要成为熟地估计还要一段时间。到那时候再参与进来也不迟吧?”韩成斌这次没含糊,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何董事一边。

“好像也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啊。商业开发还是要找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邵军现在也担心江奕的大手笔开发浦东会稀释了浦西的资金。

江奕摇了摇头:“要是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也就没有我们这些外来户什么机会了。”

要是二号线确定了,企业先不说,当地政府都会极大地提高土地出让金,很多地块就将纳入“梯次开发计划”,每年释放一点儿地块,最大的开发潜力就会拱手让给当地政府了。

哪儿像现在提前几年进场,让地方政府举双手欢迎你那么舒服?所以,江奕要在浦东的开发中成为做市商, 1993年的浦东也将成为他的大规模建设之年、二号线之年。

何董事终于憋不住了,还在考察途中就明确表达了不同意见?“我不同意韩经理的观点,我不认为在浦东开发地铁是现实的。浦东是长江和黄浦江冲积扇,土质松软,施工难度极大。有这些钱还不如多建一些工厂和楼房呢。”

这是十足的“不容你商量,实在不行就撂挑子”的姿态。

韩成斌吃了他一记闷棍,心里的火更大了。

你没有听到我明明是站在你这边的吗?

何董事也看看韩成斌,然后迅速地把头扭开了。他不敢直接去招惹江奕,就只能以在浦东修建地铁不现实的名义反对在浦东大规模开发物业。

尤其是韩成斌对于房地产开发的经验无限接近于零,正是欺负的最佳选择。毕竟这时候西方、香江等“发达地区”的模式是可以吓住一大批人的。

韩经理,对不住了!

几个老家伙,又在我这里倚老卖老,看来是该露两手给你们瞧瞧了。略微合计之后,江奕就迅速地抛出了替代方案:“三位担心也有道理,那就在浦西开发商业综合体,徐家汇、中山公园优先,徐家汇和中山公园都有纺织厂,可以找他们谈谈合作。浦东这边也选陆家嘴、东昌路那里作为浦东的两个试点。”

浦东这边单单试点就要两个,这个直接把何董事憋出了内伤。

其实如果世纪公园、世纪大道和申城科技馆等可以确定具体地点的话,江奕不介意多试点几个。

“浦西要合作很多纺织厂的话,资金要求可就比较高了。新海康现在再融资还有些困难。”何董事现在手里最重要的砝码就是融资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现在抛出来。

“资金方面暂时不用担心,海南那边已经赚了不少。另外,浦东这边还有会有一些产业布局,可以先建一些职工住房。先建2万套,分布在从东昌路到张江那边,成立四个项目公司,每个项目公司开发5000套,到时候委托给新海康建设就行。”

听到资金有了着落,何董事这才松了口气,新海康暂时安全了,没有沦落成为江奕的“融资平台”。只是他实在是不明白,1993年怎么就会这么多工人要过来?

邵军大概是听懂了。江奕这是一招典型的以退为进,以产业配套为名只是为了绕开住宅开发的名义嘛。

既然你何董事觉得朝三暮四不行,那咱也试试朝四暮三好了。谁让你刚才倒打我一耙的!

“如果在徐家汇和中山公园这边建设商业综合体,很多人会从兰陵和任城过来,要不要也建一些公寓楼?”

邵军也在暗暗嘀咕。浦东那边既然要建公寓楼,浦西这边要是建了对自己的好处可视化大大地嘛。想通了这个环节,他的立场也很快转变过来:“韩经理说得多,江老板是要长期经营的,职工们没有住房就没有长性嘛。”

江奕知道韩成斌和邵军这是倒戈了,可怜的何董事。

“建筑工程公司会有两三万人到申城长期参与开发,加上其他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有四万人。每个人一间房,70平米的房子只有两间,至少需要两万套。那就也分别建5000套吧,很多合作商家也可以租住。”有了这两万套住房,江奕的目的完全实现了。

“两边加起来4万套住房,差不多16亿进去了。这可不是跟纺织企业合建的住房,是要百分之百自筹资金的。”何董事现在忽然感觉江奕就是个有钱乱花的主,而且是不看自己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的那种。

跟着这样的老板,真的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对呀,还有合建住房呢。要按照20个纺织企业达成合作的话,每个企业按照1000套住房,总共就是2万套房,8亿元投入;可以让他们出一部分,再找银行贷款一部分。我们出3亿元差不多了。”

韩成斌刚才光顾着打击何董事了,这时候他才发现问题最终集中到自己这里来了。乖乖了,19亿建住房,如果加上四个商业综合体,仅仅1993年就要在申城投入三十多亿。

“江奕,申城这边就要投资三十多亿的话,确实太多了。毕竟还有燕京那边呢。”

“你倒是提醒我了,燕京那边现在产业进入的不多,可以开发一些自持型物业。至少也要建设2万套房,为建筑工人提供住宿。资金方面也不用担心,北海那边赚的钱还没有动用。”江奕暂时也不知道北海能赚多少,先拿来抵抗一阵子吧。

韩成斌听得嘴巴一撇。刚才是海南,现在是北海,你到底能从房地产那里赚几个钱?

到时候还不是找我到处腾挪资金?

江奕交代了这些开发事项,那种“占便宜”的快感又出来了。

这时候多支持申城,十几年后这些物业就可以几十倍的体量反哺华国内地了。地铁二号线沿线的住宅更是能在30年后上涨超过百倍。

谁能想到一个70平方的公寓,到时候还买不到一个平方?

这种感觉可真是爽啊!

“还有一个问题:新海康这边能够派过来的都已经有安排了,申城这样大规模开发,怕是很难实现。最好是能够在内地找到一些有房地产开发经验的人才。”何董事依然没有放弃,他找到了最后一个理由。

这个记不得,貌似无解。

“你们先担着点儿,一年内会有上万人供你挑选,最多可以引进上千名有经验的房地产开发人才,应该够了吧?”

“够是够了,可是上哪儿去找?”

江奕这个时候又开始讨厌这些敬业的职业经理人了。

看来不给你点儿颜色瞧瞧,你是不会长记性了。

“这个暂时保密,不过你可以打个赌,你要是输了的话要输点儿什么?”

韩剑波的待遇就要重演,韩成斌已经不敢看了。

只是他已经来不及阻止了。

“我要是输了,以后我就常驻内地!”何董事豪气干云一般,毫不客气地就接了这个赌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