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老牌高中生

江奕也注意到了江建民的神情。悲惨之人必有悲哀之处,这样的人无法通过外力去让他走出泥淖,只能让他自己觉醒。

“你现在也不忙对吧?”江奕冲着他问了一句,“那就帮帮素英嫂子,有时候需要去调查项目的情况,还有时候要写个可行性报告之类的。高中生应该能写好了,素英嫂子你去找韩成斌的时候也让他去认识认识,那里可以学习一下怎么写这些报告。”

死脑筋的江建民刚想说自己也有事做,却被江树国狠狠地瞪了一眼。

他忽然想起了一个关键词:素英嫂子!

“我···我一定去好好学习。”说完后就是一闭眼。高几届的高中毕业生就向应届毕业生低一次头吧,他心里想着,大几岁又怎么样?兰陵这边的社会地位又不是按照年龄来定的。

突然之间,脑海里一颗炸雷响起:“不是按照年龄来定社会地位!可是,江家屯那里不就是按照年龄来定的吗?我要听母亲的话,母亲要听奶奶的话,所以我才到了这个地步。难道听老人的话有错?”

似乎听到了江建民脑海里的化学反应,江奕着重说了几句:“现在社会变化很快,以前的很多老的社会经验都不管用了。农村里的很多家族关系,到了城里可能就会成为负担。”

他咳了一声,感觉这些话还是太文气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呢听得懂:“以前大家的读书、看病,都是一大家子人凑一凑,可是城市里都是单门独户,这些事情就得由单位解决,以后还得由社会解决。现在咱们都进了城,就得按照城里的规矩了,不会再有大家族帮你分摊。”

“可是这样也太没有人情味了,大家一起抗一抗,也许就过去了。”江树国冒失地回了一句。

王素英有些恼火,可是江树国眨了眨眼,她就没再跟他急眼。

“这些人情味有时候会‘吃人’,大家都有余钱还好,要是没有余钱就会成为大家族的毒瘤。而且这样的母子关系、父子关系都会掺杂一些金钱。城里面多简单?大家每个月按时交一些钱,上千万人混在一起,谁也不觉得欠谁的。”江奕今天的话有些多,可是这些又不能不说,有些人没有自动进化到这一步。

“二···二叔,城里人这样和农村的也差不多吧?毕竟该生的病还得生,医药费也不会因为你是城里人便宜一些。”江建民第一次这样放下姿态,没有把自己当成老资格的高中生,把自己心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向后生“问道”。

“一万个人一辈子可能要生病五万次,需要五百万医药费,这些需要提前准备好。如果是农村人,每个人就不敢按照平均看病五次来积蓄,他要做好十次、二十次的准备,这样一万人就要积蓄一千万、两千万,浪费很多。可是粮食存不了几年,五年就全部霉掉了,只能多生儿子、养儿防老。”

江奕这话说得江建民无地自容,自己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江奕并不打算放过他,江建民还不知道自己的出口:“如果是城里人,大家只需要积累五百万,所以只要每个月按时交了少量的医疗保险,你不需要担心自己明天会不会‘人有旦夕祸福’,也不用害怕孩子孝顺不孝顺。‘孝道’就不会再是鲁迅口中吃人的腐朽道德,而是真正成为两三代人之间的天伦之乐。”

江建民的身子都在发抖。他已经忘记了羞愧,只想起了老一代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几个人都知趣地没有去打扰江建民,让他再缓缓吧。一个数千年的传统,天天有着上面几代人言传身教,再加上“家文化”的华丽外衣,岂能是短期所能参透?

江树平和江奕接触得就没那么多了,他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再不说就没有了机会,所以赶紧凑上来:“二叔,我们上百人都在卖衣服裤子,现在大家伙都差不多,赚的钱也没以前那么多了。我想能不能卖点贵的,最好是···是外国的牌子?”

他一边说一边很不自信地看着江奕。

“你家最大的女儿多大了?”

“十二了,现在读五年级呢。最小的也有5岁了,操心没那么多。”江树平知道江奕的顾虑。

这倒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多补习班、兴趣课之类的讲究,能把考试科目学会了就行。

“你们先成立一个协会,协会也要有一个投资基金,我这里也先投100万。这个投资基金还是让素英嫂子来代管吧。协会要确保卖得服装没有假货,如果发现有违背的,就从协会驱逐出去。中江国贸的邵经理那里认识质检的人,把这个质检的事情交给他们,你们要付费。”

农民对待外人一般都比较友好。不过当他们经商以后就变成了商人,没有强大的社会监督,这些人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变成比商人还要没有底限的一类。

商人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农民只在乎家族和熟人的评价。

经过刚才和江树国的一番交代,江奕已经对这个服装专卖有了成形的思路,直接交代给江树平:“国内的品牌就去找生产厂家去谈,你们先去国内三个中型城市、两个大城市试试,选一些比较灵泛的人。后期有了经验,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都可以铺开。”

乖乖,又是一个全国性连锁啊。江树国没想到自己一个凑热闹的想法引发了这么大的结果。

“我从任城带出来的人有七八百了,大部分都是在买衣裳、吃的用的,红白机还有磁带卡带。肯定能找出几十个脑袋灵光的。只是现在国产的牌子还是比不过外国的。唉!”江树平还是不甘心只卖国内的牌子。

“国外品牌的话,前苏联的牌子有没有?”江奕对于服装的品牌就是个盲人。

“现在卖得主要是义大利、法兰西的,英格兰的也有,大家都觉得是贵族的,贵死了!”

“什么狗屁的贵族?无非是刚刚上岸不就的海盗。”江奕一听就火了。

统治者亲自颁发“私略许可证”鼓励人们当海盗,靠着西班牙的航海技术,抢了西班牙的运银船队发家,然后向全世界掠夺。一开始是金银,接着是资源,然后是殖民、占领全世界,土著人杀光后还声称这是“无主之地”!

直到现在还有多少影视作品、主题公园歌颂这些海盗!

江奕眼光不善地看着江树平,奶奶的,既然这么多人对国外的品牌有盲目的信任,我就收你们一次“智商税”!

“二叔,不是我说的,是···是很多人看不上咱们的国货!”江树平都快要哭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江奕这么不友善。

“没什么,你只是提醒我了。国外的品牌可以有,不过以后你们只能卖我许可的国外品牌。”

你们想要的,我都满足你们!

不就是一个牌子么,老子能够收购一大把,而且是原装、正派的法兰西、义大利等国的牌子。

到时候不只是外汇流进了自己在国外的资金池,还能收获超额的利润。一个破牌子就能让价格翻几番,何乐而不为?

“以后要是做大了,我就把乡里人慢慢地都走出去。”江树平这才老实了,乖乖地按照江奕的思路向下捋。

“现在仓储中心和物流公司那边的人慢慢分流,但是关键岗位尤其是需要盖章、对外出具证明的岗位,还是要有熟悉的人把持着。”江奕数次提起这个节点,前世的教训太深刻了。

“建民现在就在仓储中心,他做得最好了。以后就让他管着那些人。”

“你们的下一代如果有超过18周岁的,也可以先进入仓储中心,注意一家人不要在一个单位就行。再去看看附近的村子,还有没有生活没有着落的。让江建民带一带,以后分流一部分出去做一些小商品超市,就在住宅区或者街角。”江奕第一次给江建民这么大的机会,希望他能抓住吧。

江建民差不多恢复了情绪,赶紧一阵感谢。

“这个能赚钱嘛,单位里都有自己的零售点。”看到江建民不敢说话,江树平硬着头皮帮他问几句。

“咱们的厂都没有这些零售点,这种社会化的小商品以后会有机会的,”江奕感觉到社会化的超市代替单位内设的零售点还有几年时间,现在可以先作些准备了,“资金的话,就从家电商城配套开支。素英嫂子认识李大庆,跟他们商量吧,我也会找他。”

等到合适的机会到来,一个城市就不再需要这么多家电商城,很多也要转型为综合超市。

“进货渠道是不是也能让二姑她们帮忙?”江树平口里的二姑就是江凤华,虽然远在琅琊,却掩盖不了是老板姐姐的现实。

双方长期会走到一个终点,短期却是平行线。

“现在各大城市都有仓储中心,今年的出口有些减少,以后的重点就放在国内的物流配送方面。”

江奕养了两年的大型城市仓储中心,终于可以转为主要依靠“内循环”了。

“你这个儿子就是闲不住,也不知道他上辈子到底是操了丞相还是户部尚书的心?”

赵丽萍的话进了江奕的耳朵,江奕这才发现刘连秀那边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是这样。

江树国启动家具城项目,很大的一个全国连锁性系统;江树平开始品牌服装销售,还要配套自己在国外的品牌收购;江建民带着一些人从市场走出来,到街边继续小商品零售。

投资基金今后能走到哪一步,江奕还不敢想象。但是业务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这些刚刚走出农村的人提供一个养老的回报还是没什么问题。

“妹子,一起回去吧,正好也是顺路。”刘连秀拉着赵丽萍不放她走。

“老杨特地叮嘱了,要让政办这边送你们走。”赵丽萍可不敢看老杨那个臭脸。

“妈,这个是公车,要是送了赵阿姨的话,可能会有人说闲话。”江奕不敢给杨书记惹麻烦,这件事儿可大可小,杨书记现在可正是在风口浪尖上。

“那就送到咱们家吧,正好晚上在家里坐一坐。我也快走了,跟妹子多说几句。”

农民的狡黠心理还会很重啊。不过一号车的出动都会有行程记录,只要有据可查,问题应该也不大。

“那就跟杨书记、黄市长都说一下,你们两辆车都做好记录。不知道怎么样?”江奕问着政办负责人。

“这个没问题。我们的车队都有这样的明文规定。”政办负责人心里暗暗惊叹,小小年纪能够这样滴水不漏,不枉杨书记这么信任。

当政办的部分陪同人员回去以后,杨书记详细问了一下二中的情况。

“江奕支持两个同乡投资了一些项目?”今天的项目有些多,杨书记有些晕了。

“书记,江奕的投资有什么亏损的记录吗?”黄市长对江奕也是越来越信服。

“还真没有,说实话咱们的投资基金说是涨了五倍,那是年初的情况。现在可能十倍都不止了。”杨书记在公开场合还是有些保留了。

“要不然咱们也加入进去?不是说那个高中生在负责写报告嘛,咱们让人跟近了他就行。”

“也是啊,政府毕竟不是赚钱的。以后咱们就老老实实地跟投吧,这种东西不是政府能玩的。”杨书记有些感叹,有些遗憾地做了总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