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苏联大使馆

听到有酒喝,尼古拉夫斯基果然很开心地答应了。不过,要想见参赞,这个有点儿难。能低价给10万美元外汇券?这个可以有,我去问问,商务参赞也有、数目不详?看来中间大有空间呀。

老莫西餐厅,古色古香,音乐环绕,西洋古典,这些话都可以用上。他现在一点儿也不紧张,江正纯还上不了台面,腿直打罗圈。江奕无所谓,这也就是申城衡山路上一个怀旧酒吧好不好。

商务参赞终于到了。这次,还有个小孩子,什么情况,不是说好了只能带最亲密的人吗?“这是犬子江奕。”还是听不懂,“哦,是我儿子。”

商务参赞莫林拉科夫头发也有些秃了,应该四十几岁的样子,看来还是不太放心。本来他是不会到老莫西餐厅这种东欧人聚集的地方的......

“参赞先生您好,我姓江,喜欢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谈商务合作。我喜欢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有‘鸽子’,还有好多好多苏联的歌曲。”为了打消客人的顾虑,也只能卖下萌了。

“哦,是吗,你去过伟大首都吗?”这里是指莫斯科。

“还没有,不过我一直想去看看那个广场,阅兵式最壮观了。”嗯,世界上有几个国家一直坚持这个,虽然西方国家不怎么喜欢。

这是让苏联人最自豪的记忆了,二战期间一个面临亡国灭种的国家,为了提振国民信心,阅了一次;去年国内经济严重困难,为了提振国民信心兼震慑东欧宵小们又阅了一次。莫林拉科夫一听到这个,可就太HIGH了,酒也止不住,算是给江家去了一个强敌。

老江一看时机挺好,一个眼神,江正纯就把箱子提上来了:不大的公文箱,只能容纳三层,码得整整齐齐三层,三十万美元。“我换不了这么多,一半就够了。”一句话说得尼古拉夫斯基要跳脚,你换不了可以给我啊。

江奕跟上了:“大冷天的,带个箱子也不容易,这个也不用换了,直接送给参赞大人当成见面礼了。”这次轮到老江和江正纯急得要跳脚了。

莫林拉科夫头也没抬,他一点儿也不惊讶,能做到这个位置上都是见过世界的:“华国有句话:礼下于人,必有所图。你们有什么要求?”看来汉语有待提高啊,分不清上和下。

“没什么,我们想和老大哥那边谈点儿生意,还请参赞多多指导,合作成功了,还可以按照1%提成。”

“小生意吗,他就可以联系了。”

“上亿元的生意,1%也有百万,可以是美元。”一句话说出,所有人都不淡定了。上亿美元的生意,大型国企也不一定能干得成啊。

莫林拉科夫参赞看了看老江,希望从他那里看到否定得回答,可惜没有。他现在回过味来了,这里是这个小孩子在谈。

“什么项目?”莫林拉科夫终于试探性地迈出了一步。看在百万回报的面子上,美元。

“飞机。”

莫林拉科夫参赞又看了看老江,老江也看了看他,笑了笑。儿子大了,不乖了,请原谅。

“这个要找航空工业部。”分成没了。

“这1%是给您牵线的,航空工业部的另说。”好家伙,妥妥的大手笔。江奕知道商务参赞的分量,由于苏联在华总领事馆还没有恢复运行,商务参赞现在就是苏联派到华国负责商务合作的总牵头人,即使在苏华合作有待开启的时候,仍然在经济领域具有莫大的能量,而他在苏联经济界的影响力,也将是非常大的。现在就看他愿不愿意与你分享这些关系网络了。

尼古拉夫斯基呆呆地望着江奕,又看看江守义和江正纯,我他妈的遇到了什么人啊这是?

莫林拉科夫沉默了几秒钟,也就几秒钟,他做出了判断:这些人是认真的,要不然他们不会拿着这么多钱到一个苏联人的餐厅。而选择了航空业作为突破口也是最合适的,任何其他行业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可能性。因为,除了地上还在生长的麦子,和海里自由游泳的鱼,苏联现在已经接近停工了。是的,一个大国,数亿人口,即将停摆是个什么概念?

“一两艘飞机的话,也可以试试。”莫林拉科夫终于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也让江家松了一口气。于是,欢乐的酒宴继续。

江奕的猜测获得了证实,不禁又喜又悲。这个多年前的老大哥,现在落魄了,他的人民吃不上饭,不到10年时间,他的男孩寿命急剧下降了7岁多,他的女儿…

好吧,上辈子我没能做些什么,这辈子我们一起来,抵抗那个猖狂的家伙,我们一起捍卫各自种族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再让那只白鹰各个击破、踩在脚下。

老江醒来后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江奕也没让人叫醒他。昨天的事情冲击力太大,江奕需要冷静思考一下后期合作思路。苏联20多万亿美元的财富被掏空,或许真的有那么几分为真,江奕现在就差不多能够理顺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样参与进去,防止西方一家做大,同时缓和苏联人的伤痛。美利坚是举国来收割苏联,我却只有一人,最多加上几个小学文化的亲戚。哦,还有穆其中,结果没几年他就被收监了,华国的收益大打折扣,看来需要拯救他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江奕开始安排了:“二哥,四大战役结束后你就留在燕京吧,还可以照顾好津门和冀省的业务。这边的人要盯好了,找个学历高点的小弟,带着一起跟那个商务人员搞好关系,让小弟做好纪录。再让他多介绍其他朋友认识,不管是什么方面的都可以。今后几年都要和这个国家做生意了。”好家伙,江正纯这下子发达了,从申城开始,转战东北和华北,该了解的算是都了解了。“尽快在燕京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二哥的收入按照每个月1000块,工作开支上限4000块,以发票报销。需要和老外有大的开支的,每笔都先跟我说一下。”每个月5000块,是当时两年的人均收入了。只是没给他职务,初中没读完,还真不知道该给他什么职务,先干着吧。

江正纯有些兴奋,也有些失落。收入这么高,能不开心吗?失落在于他可能进不了核心圈子了。农民有自己的小聪明,嘴巴上跟你谈的是亲情和友情,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利益。收入这方面大家都在猜自己能拿到多少,但是又没有什么可比性。随着基层逐渐建立了月薪制,第三层也开始慢慢地给薪水了。江正纯是第一个,不由得他难受,似乎是第一个被纳入外围了。不过,江奕让他负责京津冀的国库券业务又让他开心了一回。实际上,他不知道江奕的真实目的主要是让他和苏联商务人员保持联系不断线。

“这边要不要也买个房子?以后也方便居住。”江奕被他问了一愣,差点儿反问了句你是不是穿越来的。“可以买几个四合院,最好是连片的。不要太偏,就记在妈妈名下吧。”刘连秀快从大财主变成大地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