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找我?”秦淮茹心头微震。不会是知道了婆婆偷鸡的事吧?

“三大爷,你不是来找我的吗?还有秦姐什么事?”何雨柱也是心里纳闷。

“同一个事,正好遇上了。”阎书勤在桌边坐下,向两人招招手,示意都坐下。

等两人都坐下了,阎书勤说道“柱子,还记得我上个月和你说的事吗?”

何雨柱恍然大悟。上个月阎书勤找到何雨柱,提出一个计划。现在虽然过了******期,配给粮也恢复了正常,但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普通人家庭就算是粗粮也得精打细算的吃。阎书勤找到何雨柱,借着何雨柱的关系联系上杨厂长,准备以轧钢厂后勤部的名义大批量采购红薯,然后四合院内的住户晚上集体做粉条。1斤红薯可以出15斤左右的粉条,约好了交给轧钢厂13斤,剩下2斤以折损的名义四合院自行支配。同时做完粉条留下的红薯残渣作为猪饲料,杨厂长出面联系养猪场,按照1斤猪饲料换5斤猪肉,给轧钢厂食堂改善伙食,实现三赢。

后勤部和养猪场都联系好了,现在唯一的堵点是搅拌机。红薯洗干净切块之后,还需要搅拌成红薯泥过滤。买搅拌机的话成本太高,还好轧钢厂别的没有,原材料不缺,钳工锻工焊工这类技术人员也不缺,花些时间也能做出来。但是阎书勤什么人,当年在根据地什么条件,照样把后勤玩出花来。本来就打算抽个时间下乡弄一套石磨,再借条大牲口来当搅拌机用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这不正好秦淮茹在这,就让她带着去一趟秦家庄了。嗯,顺便把秦京茹牵引出来了。这傻妞,是那种认准了人就不回头的性格,其实配何雨柱也还好的。再加上和秦淮茹是亲戚,来自秦淮茹和易中海那边的阻力会减轻很多。

你不应该喊我三大爷,你应该喊我爹。阎书勤心里想着。

没办法了,这个四合院里,只要把何易贾三家安稳好,院里的糟心事能少9成。为了以后的清闲日子,只能先做工作了。

“我和柱子之前找过厂里,厂里呢会采购一批红薯,交给厂里的家属带回家做成粉条。1斤红薯做的粉条,交回13斤给厂里,剩下归自己。”阎书勤娓娓道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搅拌机。车间呢正在自己做,但是需要时间。我就打算等礼拜天,你带着我和柱子去一趟秦家庄,借一套石磨和一头大牲口。我有办法用石磨当搅拌机用。”

缓了一会,给秦淮茹一点反应时间,接着说“不白借。我琢磨这有两个月厂里的搅拌机就能做出来。我就借两个月,到时给3斤粉条,而且保证牲口不掉膘。”

饲料都是现成的,到时满院子都是红薯渣,自己再去弄点黄豆,牲口能掉膘就出鬼了。

“那,那能行吗?”秦淮茹潜意识里还是想躺赢。放着一边的血包不用,非得去加夜班。她但凡能勤快一点,也不至于一直都是一个1级工,每个月就27块5。

“能行。”阎书勤一挑眼就明白秦淮茹心里的想法。“我和老易,还有老刘商量过。到时候院里8岁以上的小孩和5岁以上的老人负责洗,柱子和年轻人负责切,留两个力气大的人帮忙推磨。老易和老刘带人负责过滤淀粉水,你和娄晓娥这些大姑娘小媳妇就负责挤粉条。”8岁以上小孩和5岁以上老人,这是为了棒梗和贾张氏准备的。想吃白食,做梦吧。

说到这,阎书勤心里一阵感慨,这贾家人怎么就和根据地里的不一样呢。这家人要是放在农村,真的是吃屎都吃不到热乎的。

秦淮茹一看院里几位大爷都通过了,自己也没办法了,不过还是想抵抗一下。

“小孩和老人就算了吧。小孩子白天还要上学,老人家身体不好也要多休息,几位大爷年纪也大了,厂里工作也重,还是我们年轻人辛苦一点吧。”

“老人家说的话,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阎书勤都不用多想就知道秦淮茹心里想的什么。这个口子一放开,估计不用一礼拜,院里就没人愿意做粉条了。“现在全国上下一盘棋,都是勒紧裤腰带支援国家建设。咱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压力比农村轻多了。而且这个事我和街道办沟通过,街道办也是同意的。咱们这算是一个试点,做的好了街道办就会接手过去全面铺开。”

转头一想,院里的确有几家家里有病人的。“这个事,需要全院参与进去。大家量力而行,多劳多得。咱们是集体行动,不是农村合作社吃大锅饭。洗多少切多少,我这里会制定一个标准来分配的。总之就是做的多得得多。”

顿了一下,“当年,我和老政委在根据地就是这么来操办得。不然哪有物资支援前线。”说到这,想起政委送给自己的那个怀表,很久没去看看老政委,找个时间去看看。

“那,好吧。不过我是嫁出去的女儿,可不敢保证一定能成。”秦淮茹还是打了个埋伏,她也很久没回娘家了,正好回去看看。

何雨柱在一边也不在意的说,“三大爷,这用石磨能行吗?要不咱还是等厂里的搅拌机做出来吧。”其实何雨柱一开始是不想参合进去的,反正有手艺在,灾年也饿不着厨子。阎书勤找到他时,也是挨不过面子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趁着杨厂长有次招待兄弟工厂的时候,找机会和杨厂长说了一下。结果杨厂长一听就感兴趣了,当场叫来阎书勤仔细的问了问。听到阎书勤的全盘计划之后就觉得可操作性很强,觉得可以试试。和阎书勤闲扯了几句,得知阎书勤时37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解放后因伤退伍进入的轧钢厂,不免的对阎书勤好感大生。又深谈了一会,阎书勤的文化素养和工作历练也让杨厂长折服。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也就是杨厂长是在51年进入轧钢厂,比阎书勤进厂晚了两年,而且人事也由李副厂长负责,不然怎么的也不会让阎书勤去保卫处。老同志去工会不好吗?这粉条计划工会那帮人就想不出来。

不过现场换岗位也没法操作,毕竟计划还未实施,等计划成功了再在厂里人事会议上将阎书勤调任工会。但是当月也将阎书勤从一个普通保卫提升至保卫干事,先把老同志的待遇提上去。

但是杨厂长还是觉得奇怪,一个37年就投身革命的老同志,怎么现在退伍到了轧钢厂做了普通保卫,就算是工业部重点单位,也没这么阔,让一个十几年的退伍老兵来看大门啊。

但阎书勤没说,杨厂长也不好问。

本来提拔阎书勤到保卫干事也没那么容易的,但是分管人事和后勤的李副厂长一听到阎书勤的名字,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害的杨厂长一肚子腹稿没了用武之地。

李副厂长多精明的人啊,这些参加了十几年革命的老兵,别看现在不显山不露水的,谁知道他后面站着哪位大神。军方的人最是护短,那个战火纷飞年代挣扎下来的人,彼此间的感情时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