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又有新品?

酸菜五花肉虽好,但合适的酸菜不好找。

伍家迩走进市场,三步一个摊,卖本地酸菜,但北方的酸菜,连影子都看不到。

“小伍啊,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我进这个货,除了你还有谁会买啊?”

伍家迩看着杂货店老板旁边的货架,唯一跟北方扯的上关系的,就只有那瓶帝都老牌的芝麻酱。

找不到货源,伍家迩垂头丧气地回到店里。

向辰看她脸色就猜到,“没找到?”

“只能上网订了。”

伍家迩进后厨,看到桌上摆着最后一包酸菜,只是里面已经空空如也。

昨晚回家后,向辰他们跟向宝申大肆炫耀,酸菜五花肉夹馍里有多么得好吃,向宝申生活的一线城市自然不缺好吃的东北菜馆,酸菜五花肉,煎的、炖的,她都吃过,只是夹馍里的……想吃!

所以第二天要赶飞机的向宝申,还抽空来小食堂尝个鲜。

此时,向宝申已经打包夹馍走人了,伍家迩看见垃圾袋,想随手扔进垃圾桶里,她却被背后的一串数字所吸引。

伍家迩拿出手机拨打了上面的电话。

幸运的是,这家厂商还真的愿意给小食堂供货,伍家迩跟厂家对接人加上□□后,电子合同很快就到手了,伍家迩上网找合同模板对比,没问题就签上名字。

解决了一桩心事,伍家迩情不自禁地哼起小歌。guhu.org 完美小说网

“姐,你怎么现在开始听丁辰生的歌了?”

“要你多管闲事!”

新口味具体什么时候推出,伍家迩早已做好决定,就定在小食堂开业一周年当天。

第一批吃上新口味夹馍的客人,是早已开学的高三走读生。

学习任务重的他们,每天还得掂量着如何用手里的钱,吃到性价比最高的早餐。

大部分的时候,他们会点个土豆丝夹馍、和一笼酱肉包,牛肉夹馍虽然好吃,但价格也贵上几块,那几块钱的差价还可以买点饼,或者买个豆腐包吃。

可今天的香味实在顶不住,伍家迩刚炒好酸菜五花肉,把它从后厨端到前面的保温台里。

学生闻着油脂的香味,“要不,今天还是不省了吧!”

“我看行。”

高中生掏出现金在柜台点单,禁止带手机进校的高中生,是小食堂用现金支付的主要人群。

“老板,我要一个酸菜五花肉夹馍,还要一笼酱肉包。”

“我也一样。”

东西很快就能拿到手,学生也不讲究卫不卫生,他们出了门吃起来了。

五花肉焦香金黄,缠绕它的酸菜也泛着油光,酸菜下肚,胃口立马大开。

“你不是不吃肥肉吗?”

“煎过的肥肉是黄金,我这人最爱黄金了。”

“那我们明天也吃这个吧。”

“行!我从我爸那儿多抠点私房钱,明天我要吃两个!”

可惜伍家迩不能多待几天,看看客人的反馈。

毕竟小学生要开学了,伍家杰也得去学校报道了。

向红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来次全家游帝都。

站在旧时宫殿的大门前,伍军回忆起两个孩子小时候的可爱模样,“你们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也在这儿拍过照?就是这个位置。”

年纪稍大的伍家迩还有点印象,伍家杰则是毫无印象地摇摇头。

“那时候出来玩都是报旅行社,哪像现在这么方便。”

四处旅游的向红夫妻,现在买机票订酒店已经得心应手了,这次的旅程安排就是由他们负责。

不像小时候来帝都旅游,吃的大部分都是团餐,这次他们打卡了不少当地的美食,烤鸭、涮羊肉不必说,卤煮、门钉肉饼这些小吃,也都一一尝遍。

伍家迩尤为爱吃门钉肉饼,临走前还打包回家,准备冷冻起来留着吃。

乘坐早班机回到珠山,伍家迩跟着父母一起先回了新云城,把停车场里停的车开回上湖。

好在,她赶在大家下班前到店里。

“前几天你们忙坏了吧,给你们带了点心匣子,拿回去吃吧。”

老字号的点心匣子,差不多是每个从帝都回来的游客,必带的手信。

没想到还有礼物拿,真是意外惊喜,她们也客气了几句,“我们倒没什么,只是向辰这几天可累坏了。”

忙的时候,连全盼笛都在前厅帮忙,后厨只有向辰一个人,他干完上午的活,下午还得忙着给果汁店准备第二天的甜点,一天站下来,腿是又酸又肿。

听到这个情况,伍家迩看向后厨,正好看到向辰在甩动肿胀的双腿。

跟大家告别后,伍家迩就进了后厨,接过向辰手里的抹布。

“我来吧,你先坐一下。”

“你终于回来了。”向辰坐在椅子上敲打着小腿,他撩起裤脚,膝盖后面的青筋已经十分明显了。

伍家迩看见,打趣道:“早知道我应该给你带双静脉曲张袜作礼物。”

“你应该做的是,给我放几天假。”

“放呗,你不也是老板之一。”

“……”

“姐,要不店里再招个学徒吧。”

向辰突然提起这个,倒是出乎她的意料,向辰见姐姐没说话,以为她是不同意,极力地想解释。

“小食堂的新品越出越多了,平时后厨就我和小全两个人,多少有些忙不过来。”

“……”

“既然你觉得缺人,那就再招一个。”

听到伍家迩同意,向辰刚松了口气。

“正好,我又想出了个新品。”伍家迩朝他娇俏地吐了吐舌头。

向辰看到伍家迩这样,想送她进拔舌地狱里头受刑。

两人从后厨出来,两人的表情一喜一悲,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

可很快,伍家迩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菜婆来了。

菜婆姓蔡,她年轻时又在旧菜市场里头开档卖菜,所以大家都叫她菜婆,她现在年纪大了,大儿子夫妻接手了她的档口。

母子俩一脉相承地搞假称,想当年,这附近有多少小媳妇是吃过菜婆的教训后,才学会看秤砣。她儿子赶上了电子秤的时代,也给年轻人整一手缺斤少两、阴阳价格的绝活。

本来伍家迩也没在她那儿买过菜,两人井水不犯河水,但不知从何时起,菜婆开始积极地找伍家迩聊天,她平日里买一个菜包,也不吃,就坐在店里聊半天。

“现在很少有年轻女生像你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