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洛阳城。
洛水中央,停留着一艘大型画舫,画舫三层高,大概九米高,灯笼高挂,飞檐楼阁,灯火通明十分奢华大气。
甲板上,隐约看到立着几扇屏风,男男女女分作几群,坐在屏风后相互调笑嬉戏,时而传来几声娇柔的讨厌声。
画舫顶楼,不同于楼下的喧闹,穿着黑衣白内衬的守卫,手持弯刀面无表情,十步一人守在议事厅外。
议事厅中央放着一张长方桌,两侧坐满人,齐齐注视着首位的白袍公子。
公子长发散落,面如冠玉,白袍松散,敞着精壮的胸膛。
公子慵懒的靠在长椅上,半眯眼搂着侍女,平淡开口说:
“长夜漫漫,诸位来到我风月楼画舫,怎么不去玩乐,反而来找我这闲人?”
“二少,有天大事呐!”
“是呀是呀,二少,这日后如何行事?”
“二少...”
众人七嘴舌,原本安静的议事厅内,瞬间变成菜市场。
“安静!”
左侧的中年男子大喝一声,众人纷纷闭嘴,中年男子朝着公子哥拱手行礼,沉声说道:
“陆二少,女帝突然宣布明年迁都洛阳,该当如何?”
“嗯,所以呢?崔明,你崔家家大业大,迁都这小事,影响不到崔家。”
“呃...”
崔明被呛一句,心中恼火不敢发作,咬着牙回答:
“陆二少,我等只是担心,迁都成功后,日后大家生意该当如何?天子脚下,行事不易。”
崔家代理人一开口,不少人连忙开口应和,只有几人目光闪烁,沉默不语。
一群狗腿子。
二少陆远之眉头一挑,回答道:
“诸位安心,陆某会和家兄好好商议,风月楼已经安排好节目,诸位今晚就不要客气了,请!”
“麻烦陆二少了。”
“吾等不阻碍二少休息时间。”
“二少多担待...”
众人等到陆远之的答复,连忙堆笑行礼,三三两两勾肩搭背,到楼下爽快去了。
陆家是江南吴县望族,武德年间陆德明居家北上。
贞观初,随着太宗李世民登位,陆德明与房玄龄、孔颖达等人成为唐十学士之一,更是位列凌烟阁功臣之一。
虽陆德明早逝,但作为从龙之臣,又是大儒之一,陆家在长安城自然也是位高权重。
后太宗李世民突然暴毙,几位皇子在世家支持下,纷纷出手争夺皇位,一时间风云再起,民不聊生。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
女帝武曌于感业寺中横空出世,各地寺庙的僧兵瞬间组成庞大的兵力。
武家于荆南起兵呼应女帝,荆州世家和江南世家纷纷相应,兵钱充足,一路横推,女帝武曌强势登顶。
为稳定民心,沿用国号唐,年号为天授,意为天授皇权。
陆远之看着众人离开议事厅,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是重生者,重生到唐初成了陆家新生儿,活了二十年,虽这个大唐时而出现一些不同,但始终跟着记忆中的大唐历史走。
但李世民突然暴毙,才发现这个大唐完全不一样,作为重生者的先知先觉顿时失去了作用。
幸运的是,荆南武家起兵之初,陆家在陆远之的建议下,主动参与进去,博了一个从龙之功,大哥陆敦信成为大周东台侍郎,位列宰相。
陆远之趁着大唐战乱,带上全部家底进入洛阳,大肆收购洛阳城内产业以及城外田地,同时接济大批流民地痞,借助洛阳水路便利,创立漕帮,做起走私盐铁粮食的生意。
战火一起,黄金万两。
洛阳城内,试问谁不知道漕帮大名,谁不知二爷名号?
发国难财这件事,陆远之起初是拒绝的,对于皇位他更是不屑一顾,当陆家作为朝廷重臣,无法脱离这个漩涡。
反正都要站队,为什么不站在最有可能的那一边?
陆家虽是名门,但陆德明作为一代大儒,自然是两袖清风,陆敦信只能借父亲陆德明的大儒名声,为女帝武曌正名以及宣传。
荆南以及江南一带,名士极多,陆家名声虽大,但始终只是大儒后人,号召力一般,女帝也不缺少这一把嘴,虽然这把嘴响亮一点。
陆远之为了推自己大哥一把,也为自己往后更舒服的活下去,便拿出洛阳城生意七成的收入,捐给武曌大军,助其夺位,
武曌登位快一年了,迁都洛阳在意料之内。
正常历史内,女帝也迁都洛阳,现在的架空历史,在见识到陆远之这恐怖吸金的能力,女帝自然也对洛阳城心动。
洛阳城,控以三河,固以四塞,地理位置比起长安城,好太多了。
只是女帝突然空降,没和陆家打招呼,让陆远之心里直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