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得遂所愿

至正帝召了内阁及六部重臣商议领兵人选。太子,齐亲王也在。</P>

本以为还要拖几日,不想却绝大多数人都力荐越王领兵!</P>

至正帝一时没反应过来。</P>

“越王领兵?”</P>

才问完,蒋项就跳了起来,“越王不能领兵!”</P>

“越王如何不能领兵?”太子问道。</P>

蒋项一副被太子算计了的样子,气得脸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P>

当着至正帝的面,指着太子就骂了起来,“越王碍着谁了!还是京中没人了!他好不容易从皇陵出来,回京不足两年,是不是都见不得他过太平日子!”</P>

手指着,在御书房里点了一圈,恨不得对着每一个举荐的人都上去踹两脚。</P>

“若越王在战场上出了半点差错,太子,你对得住贞顺皇后?你就这么盼着他去死?”</P>

直挺挺站在太子面前,那飞沫差点喷到太子脸上。</P>

太子有些心虚,略略往后仰着,只让蒋项在皇上面前注意体统,并不敢回嘴。</P>

“我要注意什么体统!你们都要把越王送到战场上送死了,我要什么体统!”一副好像越王已遭不测,看不到半点希翼的样子。</P>

就差在御书房的地砖上滚上一遍了。</P>

齐亲王看得直搓牙花子,这蒋狐狸,戏做得太足了。他都差点信了。</P>

定国公垂首,想着他次子和大公主先后找过他,也向他力荐越王。本来他是没想到越王这个人选的,可他夫妇二人竟觉得唯越王的身份最适合领兵。</P>

定国公想了想,太子不能出京,别的王爷只怕太子也不放心让他们去,而别的将领,只怕份量都不够,压不住函谷关三十万大军。</P>

还真就越王合适。</P>

吕国公虽去世十余年,但吕家在函谷关的余威还在,若是越王领兵,那边必会给越王几分脸面。而战场上,最忌将帅不能一心。</P>

可当他提了越王后,现在看着蒋项一副越王要去送死的表情,心里又有些内疚。</P>

是啊,越王才过了一年多太平日子,贞顺皇后只余这一条血脉了,若越王在西北出了事,将如何向贞顺皇后交代。</P>

蒋项还在怒骂,“先太子如今还在郊外当个孤魂野鬼,接下来是要看着越王客死异乡吗?”</P>

吼得定国公心神一颤,忙朝上座拱手,“皇上,臣收回方才的话,臣请命领兵!”</P>

“臣亦收回方才的话。”除太子外,齐亲王等人也都附合道。</P>

至正帝本来听着众臣力荐越王,帝心之疑心顿起。</P>

怎的这么多人举荐越王?是越王有什么目的?太子目的很明确,怕是不想越王再有机会回京,可广渊为什么想领兵呢?</P>

至正帝不由就多想了些。</P>

觉得这些人力荐越王,只怕是越王在后面做了工作。心里就有些不愿意。</P>

结果,还不等他开口,蒋项又哭又闹的,定国公和齐国王等人又收回了方才的话,至正帝又不淡定了。</P>

广渊还是想留在京城的吧。</P>

毕竟他还是想为他皇兄平反的。这一年多,他去郊外祭过先太子多次,至正帝不是不知道。</P>

至正帝不置可否,由着重臣又举荐别人,并不作声。</P>

瞥了太子一眼,太子抿着嘴站在那里,再不参与。再看蒋项,听着别人再议他人,眉目舒展,一副舒心的样子。</P>

至正帝不由得暗哼了声。</P>

一下午没有个定论。至正帝只好宣布散会。</P>

太子出了御书房,看着蒋项朝众位大臣道谢,言笑晏晏的样子,只觉得无比刺目。赵广渊他是一定要支他出京的。等他出了京,也永远别想回来了。</P>

他已经做了十二年的储君,早已视那个位置为己物。不容他人染指。</P>

等太子再被至正帝召到御书房时,问太子的想法,太子直言不讳,“儿臣还是推举越王领兵。”</P>

至正帝看着他不说话。</P>

半晌才问他:“为何?”</P>

“他身份足够。且越王之心父皇不会不知,他的心愿只怕父皇不会满足。那他能做的只有奋力一博。父皇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几个儿子互相残杀吗?”</P>

至正帝一愣,他没想到太子装都不装一下,直咧咧地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P>

这一刻他倒是对太子另眼相待起来,觉得太子身上有了几分为君者的气魄。</P>

又见太子朝他跪下,“父皇若是不满意儿臣当这个储君,只管下旨废了儿臣,不拘选秦王还是越王,儿臣绝无怨言。”</P>

太子直言让越王出京,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他心中也笃定皇上不会废了他,但说完还是忍不住紧张得双拳紧握。</P>

父皇太过骄傲,是绝不会承认十二年前的过错的,只要父皇在位,绝不会给先太子和吕家平反,那越王就不会有机会。至于秦王,母家外威太盛,只要父皇不糊涂是不会选秦王楚王的。</P>

若是要选他俩,十一年前就选了。</P>

那会德妃可比他母后地位更高。可这些年,父皇扶了他母亲坐上后位,又封了刘妃为贵妃,德妃还是德妃,可见并没有把那俩兄弟放在继任人选名单里。</P>

赵广涣当了十余年储君,自认还是能琢磨出几分皇上的心意的。</P>

果然,一听几个儿子要互相残杀,至正帝不由就想起他继位那会血流成河的场景。最后杀得只剩他和齐亲王。</P>

太子走后,至正帝一个人呆在御书房良久。</P>

直至满殿都点了灯烛,亮如白昼。</P>

至正帝这才信步走到外头,又仰头看起满天繁星的夜空。主星仍旧在位,客星也仍旧耀眼。</P>

“刘起,你说,该不该让越王领兵?”</P>

刘起目光闪烁,“奴才就盼着过些安生日子,能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将来皇上驾鹤西去,奴才也定要跟了去。”</P>

至正帝看着星空没有说话。</P>

谁不想过安生日子呢。他也想。</P>

十余年过去,有时候做梦他还楚到吕国公提着长枪来找他,披着一身的血衣,直直入他梦来。</P>

越王府,林照夏正和赵广渊在屋里说话。</P>

忽然方二那边让人传了一张纸条来,赵广渊接过看完,很快便就着烛火烧了。</P>

“怎么了?”</P>

“成了。”</P>

“成了?”林照夏有些吃惊,今日下午不是还久议不决吗。“谁传的信?”</P>

“刘起。”</P>

哦,那便真是成了。林照夏跟着松了一口气。</P>

赵广渊揽着她往内室带,“你先睡,我去跟幕僚们议事。”</P>

“这么晚了?”</P>

“这事重要。皇上估计明早就会下旨了。你别等我。乖。”在她唇上亲了一口,见她点头,这才转身走了。</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