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居然敢拒绝

董承年约三十,帝都出身,自有一股傲气。对于李氏,他满不在乎,只觉得她不过是烟花之地的一个妇人。

听李氏奉承,董承显得颇为得意,笑道:“李氏,本官就不绕弯子了。今天来,确实是有要事相求。”

李氏心中冷笑,脸上却堆满了笑容,温和地说:“董县令但说无妨。”

董承道:“你知道我的背景吗?”

李氏答道:“大家都清楚,董县令是三皇子的人。”

董承抚须自得道:“不错,我是三皇子的手下。这次调任范阳县,也是三皇子的恩赐。我在范阳过得不错,可三皇子在京中日子却很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他的事业。”

“因此,我希望天香阁能够慷慨解囊。只要三皇子将来登基为帝,你们的支持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李氏心中暗自嗤笑。三皇子虽贵为亲王,却非储君,要想登基称帝,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她问董县令:“你需要多少银子?”

“三十万两。”董承答道。

听到这个数目,李氏的怒火几乎喷薄而出。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董承张口就要这么多,难道以为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愤怒之下,李氏本想立刻回绝,但想起陈乾的话,便改口说:“董县令,此事重大。我虽然掌管天香阁,但还需与其他几位掌柜商量后再给你答复。请稍候片刻。”

董承轻松地挥挥手,笑道:“去吧,本官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氏转身离开,而董承则满脸得意。三十万两银子,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个小数,就算是三皇子一年的开销也未必有这么多。他若能献上这笔巨款,必定会得到三皇子的青睐。

带着满心期待,董承等待着。

与此同时,李氏找到了陈乾,气冲冲地说:“侯爷,新来的董县令竟然开口就要三十万两银子,真是狂妄至极。”

陈乾轻蔑一笑:“看来董承出门时脑袋被门夹了,说话不经大脑。只要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提这种要求。”

李氏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知道陈乾的嘴总是这么锋利。

“侯爷,现在董承提出了条件,我们该如何应对?”李氏问道。

“直接拒绝他,并且让人将董承贪得无厌的消息传遍幽州,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新县令一上任就狮子大开口。”陈乾回答道。

李氏担忧道:“如果董承否认怎么办?”

陈乾胸有成竹地说:“等你拒绝他之后,再找个机会把酒泼在他身上,让他颜面尽失。我敢保证,董承出去就会大闹,今天的事好多人见证。”

陈乾十分自信。

李氏疑惑地问:“侯爷,你真有办法解决这事?”

陈乾自信一笑:“你就别担心了,李姐,放心吧,我自有妙计。”

“那好吧。”李氏点头同意。

“既然这样,李姐就先去忙你的吧。”陈乾说完便转身离开。

虽然心中满是疑虑,但为了天香阁的生存,李氏觉得配合陈乾散布关于董承欺压百姓的消息,也许是个不错的策略。

她刚从雅室出来,陈乾也随后离开了。

接着,她前往董承所在的房间。

还没等李氏开口,董承便急切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李氏回答说:“董大人,实在抱歉。我们这儿的人都不同意出这笔钱,况且现在天香阁手头也不宽裕。不过,我们可以拿出三千两银子来支持您。”

“什么!”董承一听,顿时怒火中烧,一掌拍在桌子上,“李氏,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代表三皇子的人,这事儿关系到他老人家的利益,你居然敢拒绝?”

李氏坚定地说:“董大人,天香阁确实拿不出更多了。养活这么多人不容易啊。”

董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少给我找借口,今天你不把三十万两银子交出来,明天我就封了你们天香阁。”

李氏毫不示弱:“那就要看董大人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说着,她走到桌边拿起酒壶,毫不犹豫地往董承身上倒去。看着被淋湿的董承,李氏感到一阵痛快。

愤怒至极的董承喘着粗气,想要动手教训李氏,但她机敏地避开了,并退后几步,冷冷说道:“董大人,请离开这里。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面对如此挑衅,董承反而笑了起来,站起身来说:“很好,我们走着瞧。”

董承甩了甩宽大的袖子,匆匆离开了雅室。

他径直下到一楼,穿过大堂便朝外走去。

此时的董承,脸上带着些许尴尬,目光直视前方,生怕与旁人对视,引来嘲笑。

刚一踏出天香阁的大门,迎面走来了一个身着白衣的年轻人,正是陈乾。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紫光,与董承的目光短暂交汇。

这一瞬间,董承感到一阵莫名的僵硬,眼神中流露出片刻的茫然,随后才恢复常态。

两人错身而过,陈乾则步入了天香阁内,注视着董承离去的身影。

董承走了几步后,突然转身,满身酒气地对着天香阁大门怒吼起来:“李氏,我今天来这儿,是给你们面子。”他语气沙哑,大声宣布,“我是三皇子的人,奉命治理范阳县,并要清除那些虚伪之徒,比如崔容山父子。”

“在这片土地上,我说了算。”董承高声喊道,“我就是这里的主人。”接着他又咆哮道:“我要求你们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支持三皇子,这是给你们机会荣耀自己,可你们却拒绝了。”

“你们会后悔的。”他重复着,愤怒的表情扭曲了他的脸庞,仿佛醉意让他失去了控制。

周围聚集的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喧闹吸引,纷纷围了过来,想要看个究竟。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幕戏剧性的场面所震惊,尤其是听到董承自封为地方上的主宰者时。

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讨论起这位县令的嚣张态度。

许多人在此之前并不认识董承,但此刻他们见识到了一个因酒壮胆、言辞狂妄的人物。

不少人心里暗自摇头,觉得这样的行为注定不会长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