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背井离乡

这位被拦下的,乃是太上皇时期的元老苏良嗣,别说其他人,就连皇上对他也是礼让三分。苏良嗣转过头,冷冷地瞥了薛辞亦一眼,哼了一声,继续往外走。

薛辞亦纳闷了:“这家伙谁啊,这么狂妄,见了本大师都不拜?”

孟子成赶忙在一旁提醒:“薛大师,那是凤阁的文昌左相苏良嗣大人,原先是西京的大人物,您可能没见过,别去招惹他。”

薛辞亦一听孟子成这话,想起青岚曾说过的“杀鸡给猴看”,心想:这老头是凤阁的宰相,原来的中书省、门下省现在改名叫凤阁鸾台了,他就是宰相。

要是教训了他,那得多威风啊,以后谁还敢小瞧我?于是他几步追上去,喊道:“叫你站住听见没?”

苏良嗣却像完全没看见他似的,继续往前走。

薛辞亦一个箭步挡在苏良嗣前面,打算用自己的身体把他撞开,这样一来,就算是陛下来了也拿他没办法,毕竟说是他自己撞过来的嘛。

苏良嗣这人执法严明,性格又倔,因此留在长安没去洛县。虽说现在洛县是实际的政治中心,但长安名义上还是京师。

皇上为了大业,特意笼络这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把长安的留守苏良嗣提拔为凤阁文昌左相,即侍中,这才请他到了洛县。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他对薛辞亦的名声也有所耳闻。

一看薛辞亦这架势,苏良嗣火冒三丈,回头冲着身后的随从们喊:“来人,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给我拿下,好好教训一顿,南衙是朝廷重地,岂容这妖僧撒野。”

苏良嗣的手下见自家大人被冲撞,个个怒火中烧。宫里到皇城,谁不认识薛辞亦呢?这会儿,可没人肯替他说情,连平日里不得不巴结薛辞亦的孟子成也暗自解气,这下有苏良嗣出面,众人自然乐得看热闹。

薛辞亦当年或许是个肌肉男,但这些年过着安逸日子,整天和美女们厮混,既要讨好陛下,还得应付那个小浪蹄子青岚,偶尔还偷腥宫女,早就没了往日的身板。

结果几个随从一拥而上,二话不说,对着他就是一顿乱拳伺候,上至脑袋下至屁股,毫不留情。

孟子成自然要顾及陛下面子,赶紧上前劝道:“老前辈,差不多就行了,打得太狠,陛下那儿不好交代,出出气就算了。”

苏良嗣能爬到这位置,脑袋瓜子自然灵光,要真没分寸,早就让薛辞亦吃不了兜着走了。见差不多给他个教训,便挥手让手下停手。

薛辞亦虽然挂了彩,其实也就是些皮肉伤,鼻青脸肿的捂着脸,一溜烟跑回宫里。他那狼狈样,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大伙儿都觉得解恨。

薛辞亦又气又恼,一进紫宸殿,见皇上正埋头批文件,二话不说就扑上去抱住皇上大腿哭诉:“陛下,陛下,您得给我做主啊!”

皇上一愣,见薛辞亦这副惨状,连忙问:“哎呀,这是怎么了?”

薛辞亦连忙告状道:“苏良嗣,他打我!”

皇上诧异道:“苏大人是南衙的宰相,你跑到那儿干嘛去了,他又为啥打你?”

皇上用苏良嗣自然有他的考量,自然不能随便处置,便说:“你也是,南衙是办公的地儿,你去凑啥热闹?”

薛辞亦辩解道:“我就闲着无聊,想去看看,刚好路过,陛下,您看看,他把我打得满头包。”

皇上瞅着他那光头上鼓起的几个包,也觉得有点好笑,拍了拍他说:“好了好了,以后走北门,别再去招惹是非了。”

薛辞亦不甘心地说:“那他白揍我一顿了?”

皇上带着几分宠溺回答:“还能怎样?难不成像你对付冯思勖那样,反过来揍他一顿?御史大人的事情我已经帮你压下来了,以后别再胡闹了。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明堂快建成了,我正琢磨着给你找点事儿做呢。先回去养好伤吧。”

皇上吩咐完,让青岚领着薛辞亦出去。他一走,皇上眼中闪过一抹阴云,苏良嗣这是在给自己立规矩呢。

这些老臣的心思,他哪里会不明白?但这口气不能就这么咽下去,不过得另寻时机。他凝视着手中的奏折,那是益州刺史送来的消息。

夏泉逸既然归顺了陈乾,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向益州的广元推进,毕竟陈乾的军力一下扩充了三十万。

但眼看着寒冬将至,不便兴兵,待到春暖花开时,陈乾必会向益州、广元乃至汉中发起攻势,得提前布置。

然而整个冬天过去,云阳那边却毫无动静。百骑尉的汇报让皇上一头雾水,陈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据百骑尉调查,陈乾把投降的军队解散了,具体留下多少做士兵不清楚,但绝大多数,八九不离十的士兵都被遣散回家,有的则留在了当地。

算下来,至少有十万多人成了云阳的百姓。皇上明白,人口的增长同样意味着实力的增强。真正让他担忧的是,大明根本无力阻止内地与云阳的贸易往来,因为云阳有很多东西是大明稀缺的。

经济联系不断,人口流向云阳的趋势也就难以遏制。短短数月,皇上就领悟到陈乾解散军队的高明。

从各州府的报告来看,这二三十万府兵大多有家室,按照大明的府兵制度,家中有两个男丁才出一人服役,独子可以免役,也就是说,这些人背后都有家庭。

依托云阳的经济优势,这几十万人带动了更多人背井离乡,涌向云阳。

时间一久,那就不止三十万,可能是五十万,甚至上百万。原本双方还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但自从夏泉逸归降后,陈乾再没传来任何消息,连张常礼他们,以及陈乾治下的其他州府也都悄无声息。

冬日的税款,云阳分文未交。皇上心知肚明,陈乾已经彻底独立,但他不明白为何陈乾不公开宣布,也不发兵,只能猜测陈乾还在筹备阶段。

于是,皇上向剑南道和陇右道发出指令,封锁与云阳的贸易,他相信陈乾撑不了太久。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粮食产量有限,人口再多也难以自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