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攻克谌海到陆念情领悟天地同悲剑,说起来也不过半日,可其间发生的事情确乎可说是很多了。
而接下来,没有片刻的停歇,陆念情便再次踏上征途。
他可没有忘记,对司明晨许下的承诺。
眼下的连州城,一定很需要支援。
此次南返,除了陆念情,便是洛海棠和闫笑笑同行。带领的,就是那支黑衣军以及小部大雪驽骑。
当初闫笑笑培养这支黑衣军,完全是按照当年南橘轻骑的标准来的。虽然现阶段战力或许还比不上南橘轻骑,但潜力是巨大的。
既然打算告别过去,这支黑衣军当然不能再叫南橘轻骑,闫笑笑给了新的名字——墨雨轻骑。她希望,在将来,墨雨轻骑能在沙场之上闯出比南橘轻骑更盛的威名。
如今。这支年轻的骑军,即将奔赴其出山之后的第二战。
不过,虽然墨雨轻骑和大雪驽骑战力都是不凡,但兵力短缺到底仍旧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其实陆念情也想调更多的兵力南下支援,然而现实实在是不允许。
东辽州毕竟还有大部分城池在楚军手中。尽管有高沂军和西辽州的燕军相助,依然无法完全保证谌海的安稳,陆念情必须留出镇守及收掠的兵力。
虽然形势依旧不明朗,但陆念情等人并没有气馁,对未来仍旧保持着绝对的相信与期待。
所有的强大都起于微末处。
关键是要有一颗渴望强大的心。
更何况,对于燕来说,或许完全控制东辽州的那一天,就是崛起的初始。
******
当陆念情发兵南援,延煌二十九年只剩下十日之久了。
短短的十日,倏然而过,可整个天下却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
在赣南与越北一带屯聚的叛军在裹足不前一个多月后终于暂时达成了内部的妥协。
他们收拢精锐兵力,向南疆进击以拓宽战略纵深。
最初,叛军攻势颇顺,尝到了不少甜头。然而。在瑜阳城,他们遭遇了一场大败。
这场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万象军的加入。
作为大楚四军之一,万象军一直比较神秘,声名不显。他们的主要战绩需追溯到司徒凛平定南疆的时候。此后,万象军名义上便由南越王江嚣平执领。当然,只是名义上罢了。万象军真正的主人,其实还是江晨瑜。在江晨瑜还未成为蜀王的时候,其在南疆历练。实际上便是在统率万象军。当然,这件事,少有人知,哪怕到现在也是如此。
叛军既然准备进军南疆,当然会对南疆的情况有所探查。按照他们的情报,万象军绝对不可能在瑜阳城的出现,偏偏事实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其实,若仅仅是小部万象军倒也罢了,叛军还是能应付的。谁能想到在瑜阳城突然冒出来的,竟然是万象军主力。叛军猝不及防之下,大败溃输,原先打下的城池全部还了回去。
最关键的是,叛军内部三方势力的妥协因瑜阳城一役被再次打破,继而重新陷入了各方掣肘的局面。
尽管楚军暂时没有追剿叛军的意思。但这一连串的迁变本身已经揭显了叛军的弱点。
或许,就算没有楚军的压力,叛军走向败亡也仍然是时间问题。
******
秦楚之争于荆襄再一次爆发了。
兵圣独孤漠,杀神白启。
两方皆是兵道上巅峰的人物,他们的碰撞便有如日月交辉。
而从暂时的结果来看,似乎是白启占据了上风,秦军在攻取荆襄各地时皆连连受挫。
世人多以为白启擅攻伐,却没想到他在守御上也别有奇谋。
当然,胜败乃兵家常事。
一时的失利或占优并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更何况。延煌二十九年即将结束。
新的一年,犹未可知。
******
雍肃边界。
无论是雍州的百道城,还是肃州的齐光城。都有大军集结。
隐隐待发之势似要一战而定胜负。
然则,哪一边都没有轻举妄动,只是静静等待着。等待着时机。
这是一年中最后的十日,也是雍肃边界最安静的十日。
可所有人都知道,极致的宁和之后便是疾风骤雨。
******
从谌海离开的陆念情,率军疾行,未出十日便赶到了连州,出其不意之下,小挫围城的楚军。
楚军攻城之势暂缓,而陆念情等人也得以入城。
未见不晓,见时方知城中燕军所历之惨烈。
七千人,在陆念情等人到时已经只剩下两千余。
莫说普通士卒,就连更高级的军官,亦是折损者众。
像司明晨。虽保得性命,却是在厮杀中丢了一条手臂。
沙场无情,大抵如斯。
好在。
好在陆念情未负前诺,亦不负众望。
尽管连州仍然危局未解,但至少得了喘息的机会。
而在这十日间,陆念情也收到了从东西辽州各自传来的消息。
东辽州方面。控制楚军余下各城的进程在缓缓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高沂军于此间表现出了超出寻常的战力,为燕军带来了颇多便利。
至于西辽州方面,却是出现了变故。由于陆念情在东辽州的调度,西辽州方面的兵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局部的空虚。燕州楚军嗅觉灵敏,在猛攻连州之时,也派兵北进,成功掠取数城,最终在绪鞍城被拦住,但此地离辽阳也不算太远了。好在,这些都在陆念情和李彻元等人的意料之中,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只要能成功控制东辽州,从大局来看,西辽州些许城池的丢失便也算不得什么了。
所以,这般看来,楚燕之争,总体上到底是燕占了些许优势。
只是,这些许优势是否能真正意义上扩大为燕崛起之机,却要看来年的征战了。
******
在四起的烽火中,延煌二十九年彻底落下了帷幕。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
这一年,有数不尽的生死梦幻、说不完传奇终始,一路尽是花开花落。
这一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为往后百年的天下格局埋下了伏笔,后人回忆时多会念及此刻的风云变幻。
而真正的转折点。
就在下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