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成业聊完,陆念情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抬手在垛口处轻轻一撑,整个人盈盈一跃,便是坐到了女墙上,面向城外。
他稍稍仰头,看着空中渐渐纷繁的雪花,若有所思。
******
了解陆念情的人都知道,他骨子里其实是个很怕麻烦的人。
最好是什么事都不管,逍遥自在才最快活。
可惜。这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
陆念情也只能逼自己去面对那一个个麻烦。
不勉强。
说起来只是三个字,可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大概便似填海逐日。永无尽时。
像现在,虽然完成了与李成业之盟,了却一桩思虑已经的谋划,陆念情却并没有太开心的样子。
只能说,他很平静、很淡然。
很多人都说他有大局观、说他擅谋、说他计出奇诡,然则说来好笑的是。他自己其实是不太喜欢这些的。
这样的矛盾,想想倒也挺有趣。
或许,这就是独属于人的特点。
在红尘中碌碌,挣扎着追求美好。
似乎有些可悲,但何尝不是可敬。
那么,天上的仙佛、幽冥的鬼灵,又是怎样的呢?真的会和人不一样么?
陆念情不自觉地想到了曾在梦中见到过很多次的景象。
那些景象之真实让他不止一次恍惚于自己的存在,让他不止一次思索自己到底因何而活。
轮回的刻盘上,是甘愿作一个没有生气的记号,还是努力显出自己的色彩。
意义。
什么是意义。
世间有仙路可望长生。
可世人修行真的就是为了成仙么?
这渺渺红尘,为仙而修之人又有几何。
既如此,修行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变强,守护身边的人。
这似乎是很不错的答案。
可有人不修行,依然能护持所爱,喜乐一生。
有人修行成痴,永远走在前头,却偏偏连最珍视的都保不住。
何必修行。
如果这世间根本不存在修行者,难道就无法运转么?
没有修行者。一样有生老病死、一样有王朝兴衰、一样有悲欢离合。
有了修行者,似乎只是多了更多的顾忌与焦虑。
就像高沂,为什么在秦楚面前、甚至在燕与东瀛面前,都气弱心虚,很大的原因,无非是修行者上的弱势。
然而,这天地间又似乎有某种规则,在制约修行者带来的失衡。
没人说得清这种规则从何而来,但偏偏似乎每个修行者都在奉行。
好比说。几乎世间所有人都认为,再强大的修行者也无法对抗军队只要有足够多的兵力。
可确实如此么?
从未有人尝试。
确切的说。
从未有人去探寻那个边界。
明明那个边界虚无缥缈,却好像困缚了一切。
天地以无用临万物,万物却以有用而自赋。
此是为不仁,此是为刍狗。
修行修行,却还是修己道而行天道。
名为逆天,不过自欺。
又有谁曾真正打破这命运的囚牢。
修行者常自视高人一等,却不知同为浮尘,无所凭依。
那么。天上的仙佛岂非更加可笑?
上穷碧落下黄泉,原来尽是大悲大苦。
******
陆念情自己都没有发现,不过一念之间,他便进入了一种玄妙的境地。
他自己或许不清楚,但城墙上戍守的士卒却看得分明。
无数雪花仿佛被吸引般涌向陆念情,覆盖在他周身。
转瞬间。就好像一座雪人被堆了起来。
以陆念情为中心的数丈见方,仿佛陷入了一种大寂灭。
威压之下,那些士卒根本靠近都不敢靠近。
谌海中便有其他人觉察到了这里出现的变化。
最先到的,是闻人紫和云少晗。
两人浮在半空中,眉眼间尽是惊艳。
紧接着到的,就是凌慕华、洛海棠等人,他们让那些士卒暂时散去,随后便片刻不敢分神地关注起陆念情。
在许多人的注视下,陆念情周身的雪花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加。
那种大寂灭中也渐渐萌出了生机。
生机间。有一种悲慨、有一种决绝、有一种执拗。
甚至,还有一种不甚合调的怅惘与茫然。
却偏偏是这一抹怅惘与茫然,增添了另一方气象。
不知过了多久。
“簌簌”的声音忽然响起。
那是陆念情周身的雪花开始飘落。
一缕缕琉璃色的光芒飘溢而出。
当所有的雪片坠落。其间的陆念情便显现了出来。
他看起来和刚坐上女墙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连眼睛都还是睁开的。
可他给人的感觉,分明已经不太一样。
究竟不一样在哪里?
在场哪怕高明如闻人紫都有些拿不准。
但有一个人。却是无比确定。
这个人,是洛海棠。
虽然只是远远地看着,可她却好像能明白他的心。
明白那种天地同悲的怅惘与茫然。
也就在这时,一把剑突然出现在了陆念情的手间。
不是三尺雪,不是鱼肠,甚至不是秋水。
而是,菩萨蛮。
同为断剑,秋水是断于临淄一战,可菩萨蛮断于何时、因何而断似乎是无处可考了。
只是,当陆念情握住菩萨蛮的那一刻,却好像突然明白了其是为何而断。
他得到菩萨蛮已经很久了,但似乎只到现在。他和剑的联系才真正意义上更深了一层。
剑在手,当斩。
于是。
陆念情一剑挥出。
平平淡淡地一剑挥出。
那一瞬。
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
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空气中赫然出现了一隙剑意荡出的虚无,绵绵蔓延了不知多远。
那些雪片根本无法触及这隙虚无,这隙虚无中好像真的什么都没有。
几乎是十数息之后。
很遥远的地方才传来一声轰鸣。
视线所能穷尽的极远处。
一座雪峰的一角被横削而落,向四际崩散。
一剑之后。陆念情缓缓站起了身,凌空而立,低头看着手中的菩萨蛮,喃喃而语:“这一剑,名为天地同悲。”
后来,有好事者将那座被陆念情削掉一角的雪峰命名为同悲峰,峰顶剑意笼罩数十载而不散,非剑道有所悟者甚至难以靠近。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洛枫的少年机缘巧合下收走了剑意,才令同悲峰归于正常,只不过,被削掉的一角却是再也还原不回来了。
当然,那又是另一个传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