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3集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全本免费阅读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好,请放掌。

我们研究唯识学,基本上祖师是把它分成两块:一个是唯识相,一个是唯识性。就是心识它的一个活动的相状跟心识的本体。那么当我们在看唯识的一个活动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结论就是说:万法唯识。那么从唯识相呢?它强调一个概念,就是当我们的生命出现的时候,这一切的因缘都是我们心识所变现的,没有真实的外境可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当中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个叫自变,第二个叫自缘,人生只做两件事。自变就是阿赖耶识把我们过去的善恶的业力,在我们的心中变现出来,所以我们只能够受用我们心中的影像,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楞严经》上说,我们只能够活在我们自己的小水泡,我们每一个人都走不出心中的水泡,这个水泡就是业力,我们只能够在自己的业力的影像里面活动,你超越不了你的业力。因为阿赖耶识它会变现影像来束缚我们,那么在变现过程当中呢,第六意识再去攀缘、再去造业。

那么这样讲呢,人生就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了,从变现的角度当然第八识是主角,从攀缘的角度第六意识是主角。所以我们人生就构成了业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看是业力强还是你的心力强?你如果是业力强,那么你就是心随境转,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如果你心力强,那么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定胜天!

那么在这个业力跟心力的交互作用当中,如果把这个概念套到净土宗来说,我们也是两种力量:一个是第八识的生死业力,一个是第六意识的往生的愿力,愿力跟业力的交互作用。我想我们净土宗的人,当你要追求来生到净土去,就是你的心跟净土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围墙,就是你要跨过生死的业力,带业往生,你怎么把你无始劫的业带到净土去,这是很重要的关键。有些人的业是带不过去的,有些人的业是可以带过去的,所以超越你生死的业力就变成是第六意识的一个主要的工作了。

所以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业力的释放,这一块是你无奈的,你必须要继承你的过去,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过去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消失掉的,全部被第八识记录下来。所以人生的问题,如果说我们今生才有生命,那这个生命很好解决啊,你才活了几十年而已嘛!是吧?关键是我们要托着过去来开创未来,你必须要继承过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过去的无始的业力把它好好的调伏,你才能够带业往生。那么当然我们的优势来自于你得到人身,你遇到佛法,你第六意识有很强大的思考能力,有很强大的自我观照反省的能力。

所以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要擅用第六意识的思考。从唯识的角度,一个人不喜欢思考,你就很难进步了,因为你要改变业力,唯一的就靠第六意识的思考,如理思惟。你什么都不想,你就是保持原状了,你就活在生命的等流性当中。但是第六意识的思考,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它也有障碍,因为第六意识有时候如理思惟,有时候不如理思惟,所以它有时候思考错误以后呢,它又创造很多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初学者,老是在修行当中进进退退,因为第六意识是我们唯一的依靠,而身为第六意识,它又如此的生灭变化、虚伪无主,因为第六意识的所有的种子,都是第八识提供给它的。

所以在研究唯识以后我们发觉到第六意识的无奈,因为第六意识虽然有善根,但是它也有很多妄想。所以伟大的佛陀在讲唯识以后,他讲出了一个真如的概念,这个对学唯识的人是一个非常大的加持力。当你用第六意识来调伏第八识业力的时候,你觉得无奈的时候,你必须把第六意识找到家,因为第六意识以第八识为家是不好的。

所以在《楞严经》里面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新的概念叫正念真如,我们必须把第六意识跟真如做一个连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也就是说当你面对无始业力的时候,你第六意识要先想一件事情:你本来没有业力的,这件事情对你非常重要,生死的业力如此的强大,因为它无始劫熏习而来,我们修行的时间很短暂,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因为你的优势是当你在修行的时候,它是随顺真如本性的,它是真实的功德。虽然无始业力如此的势力强,如此的庞大,但它完全是虚妄的,因为你当初是,就像佛陀说的就像祖师说的,你用攀缘的虚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然后造作一个虚妄的因缘出来,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的。

诸位,我们今天修行是称合本性的,我们以前的放逸是不称合本性的。

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抓到一只老鹰,他把这老鹰养在家里面跟他的鸡养在一起。那么这个老鹰它从小就耳濡目染,因为它这个老鹰也有第六意识,它也受熏,所以它的熏习就是它跟鸡弄在一起,它觉得它就是一只鸡,它只是比较强壮而已,所以慢慢的失掉了老鹰的本性。所以当主人要训练这只老鹰的时候,它老是飞不起来。它说我就是一只鸡,我怎么能够飞呢?鸡顶多能够在地上跑,是吧?所以这个猎人就很失望了,就跑到高山上,就把它放掉,让它自由落地。但是本性是不能失掉的,身为一只老鹰它遇到挫折,将面临死亡的时候,它的本性启动了,它展开它的翅膀,从即将坠地的那一刹那飞上了高空。虽然几年来它都跟鸡在一起,但是我们要强调一个概念,本性就是本性。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告诉我们自己,虽然我们以前一念不觉而流浪在虚妄的生死,但是你要不断的告诉你自己,这个是不正常的,身为一念心性,我们这是错误的操作。

心性的设计它本来的意思是要我们成就波罗蜜的,成佛才是正常的。

所以你必须把第六意识跟你的真如做一个密切的结合,你会得到很大的加持力,这个叫做大乘的善根,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唯识学,假设不跟性宗结合,这个唯识学就很难修了,因为第六意识本来就是生灭的,它本来就靠不住,它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但是性宗没有唯识学的如理思惟,性宗也很难找到下手处,因为你没有靠第六意识强大的思惟能力,你老是正念真如,你不能做出因缘的改变。

所以第六意识的思考能力必须跟真如本性的不生灭性做一个结合,那这样子就圆满:

理观安住、依止真如,事修思惟靠第六意识。

这样子你站在真实的角度,来面对对方的虚妄,不管它势力多大,你永远不要忘掉它是虚妄的,一百颗石头跟一千颗石头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但是本质都是石头,虽然你只是一两黄金,但是它是黄金,它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在修行的当中虽然我们面对了一个广大的阿赖耶识的业力,但是你不要怕,它们是虚妄的,只要你坚持真实的,虚妄就会慢慢的消失掉。

我们在缘起当中是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虚妄的生死业力,一个是真实的往生的愿力,那么我们就构成了一个染净的缘起,所以从这个缘起的角度呢,我们今天来做一个研讨,那么有关生死业力这一块呢,我们有四题,同学们提出了四题,包括现场的同学,包括网路班的同学,有关这个理观的智慧产生的往生的愿力这一块呢我们有五题,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有两个重点:一个生死业力,一个净土宗往生的愿力,那么这两个之间的一个关系,我们以这两个主轴来做一个研讨,我们先看生死的业力有四题,先看第一题。那么我们每一道题目呢,我们预定有七分钟到八分钟的时间,我先做简单的解释,诸位可以再提问题,再做深入的讨论。

这个问题是说:阿赖耶识的种子的不失跟它的刹那生灭的关系?

业力的种子,它有两个相貌:它生灭,但是它又相续。其实它的相续,是受到第八识的影响,因为第八识,它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叫受熏持种。我们知道造业是第六意识造的,但第六意识在造业的时候,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所以它熏习的种子,也是刹那刹那生灭,但是它在熏习的过程是刹那刹那生灭,但是熏成种子以后,它变成第八识的一分子了,第八识是恒常相续,恒转如暴流。

我再讲一次,造业是谁造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生灭的,对不对?它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睡觉就不活动了。那么第六意识心猿意马,要遇到染污的因缘,它就造业;遇到清净三宝的境界,它就开始修行。那么假设它在造业的时候,它是缘一个所缘境在造,那么造完以后,第六意识可能忘掉了,它又做其它事了。所以它在造业的时候,第八识同时在受熏,这个时候是怎么样呢?是生灭的!就是第八识在酝酿这个种子的时候,是生灭的,但是在受熏的过程,当它受熏完变成种子的时候,它变成第八识的一分子了,第八识是相续的,所以它也变成相续了。所以它变成也刹那生灭,但它又恒常相续,这个就是我们的业种子。

所以业力这一块,当然这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业力它为什么会得果报呢?虽然相续,诸位我们知道,业力它本来是一个分散的嘛,你看你昨天造了一个很轻的业,不一定有关系吧?你前生造的业,跟今生的业也没有关系吧?所以业力它本来是没有一个整合性的东西,它是这一块,那一块,那么是谁把它做一个整合而产生轮回的力量呢?是谁?对了,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这个自我概念是最糟糕的,其实业力本身它是一个分散的力量,因为第七意识把它成功的整合,这最糟糕了,因为第七意识跟第八识在一起的时候,它捏造一个自我的概念,使令这个生死的业力,变成有得果报的力量了,本来它是一个分散的一种能量。所以生死的问题,你不能消除业力,因为业力太多了,你只要把它整合的力量——第七意识把它调伏了,你就可以带业往生了。因为没有第七意识的的带动,业力是不能得果报的。

你说阿罗汉,诸位,阿罗汉为什么无生?他为什么死了以后不来三界了?他难道业尽情空了吗?阿罗汉真的他的业力完全没有了吗?不对。他的业力跟我们完全一样,什么也没少。你看佛在世的时候,很多造恶的凡夫,遇到佛陀,三两天证得阿罗汉果,他三天之内就把所有业忏干净了吗?不可能嘛!那他为什么无生呢?因为他业力那个整合的自我概念被破坏了,问题在这里。

所以第八识的业种子它有两个功能:一个等流性,一个异熟性。它为什么能够等流相续呢?因为第八识的关系,第八识让我们这种生灭的种子变成相续,所以等流性是第八识造成的,但是异熟性,它第二种功能异熟性,它为什么能够得果报呢?是第七意识造成的。诸位,等流性不可怕,异熟性才是个问题。所以业种子,它从一个非常片段的生灭的力量,变成一种相续的力量,变成一个得果报的力量,是经过第八跟第七意识两个功能的作用,而变成了生死轮回的力量。那么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有关我们的种子,为什么一个生灭片段的种子,变成能够这么有主导力量呢?它因为有第八意识的异熟,跟第七意识的思量,就使令这个生死轮回的轮子,就不断的转动。

[学员问]:师父慈悲!前面说过,种子起现行,然后现行又熏种子。那前面种子起现行这一块我们没办法改变,现行在熏新的种子的时候,我们可以就是用第六意识,就是修无分别智吗?

[师父答]:对对对!

[学员问]:那我先问一下,就是用无分别智来造的业,是不是就是无记业啊?

[师父答]:不是无记业。种子起现行归第八意识管,对不对?第八识它是没办法控制的,对不对?但是现行熏种子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所有八识里面它最自由的,它有完全独立自由的意志,对不对?那么第六意识修无分别智,它不是无记业。无分别智是一种智慧,跟你什么都不想不一样的,什么都不想叫做愚痴。它是透过思惟以后把妄想停下来,这一块我们后面再说明。无分别智是先观后止,它是先观了以后再把妄想停下来,它对妄想是有调伏力的。你什么都不想呢你是如石压草,你是转移目标,你本来想这个你把它转到其它去了,所以你对它没有调伏力,你只是逃避而已。你是把它转移一个所缘境,你本来想这,你后来想其它地方去了。很多念佛人都是这样子的,你打妄想的时候就转念念佛,对不对?但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你对妄想没有对治力,知道吗?你只是转移目标。那么到时候你是两种力量,打妄想的力量还是在,因为你没有破坏它的力量,但你念佛的力量也有,这个时候攀缘的力量跟往生的力量,两个同时存在。

[学员问]:那师父,修无分别智就是说把那个重大的罪业沉淀下来,就是用智慧去把它……

[师父答]:因为你的罪业必须要有执着来带动。我刚刚讲过,业力为什么会得果报?它从业种子要转成一个果报体,它要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嘛!你不可能去面对业力嘛!是吧?你时间太短,业力太多了,你要抓重点,重点在于你不要让它得果报就好了。带业往生就是说,你不要让业力变成一种招召感的,不能把它变成一种异熟的力量,你不能让它有一种异熟的力量。你的田地有很多种子,你只要让它枯萎就好,你不一定要把种子铲掉。你让种子不要变成开花结果就好,这是带业往生嘛,它只要没有能生的功能就好了嘛,你不可能修到业尽情空,金刚道后异熟空,只有佛陀,你只要让业力没有得果报的力量就可以了。甚至于让它降到最低,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意识就关键了,你的我爱执。

[学员问]:刚才师父提到念佛会打妄想,我想请教师父一下,我们打妄想的时候,是顺着这个佛号继续跟妄想沟通呢,还是说马上跟妄想说你马上停止,我就不再打妄想了,是哪一个方式比较合适?

[师父答]:对,这问题是挺好的,请坐,我懂你的意思。这个一般我们打佛七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了,是吧?就是你念佛的时候,但是念没几句它打妄想了,打妄想的时候你又念佛又打妄想,这佛号跟妄想掺杂在一起,那到底我们是应该先把佛号停下来,对治妄想,还是继续念佛?如果这个妄想是很坚固,它是你一个很重的烦恼习气,你挥之不去,那么这个时候,你靠佛号的止就不够了,你必须用观照力了。如果这个妄想是很薄弱的表层妄想,你就可以专注的继续念你的佛号,不用理会它。

所以《楞严经》把妄想分成两块:一个表层妄想,一个叫坚固妄想。表层妄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本身不是一种执着,因为你日常生活当中面对很多的人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嘛,对不对?那么你念佛的时候,它有一种习惯性的妄想,但这种妄想不需要对治了,因为它没有什么太大的力量,你佛号一提起来它就消失了。

但是你慢慢念佛到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你发觉你一路念佛,有一个东西就根本跟你在对峙的,那个你就要小心了,那是无始劫的坚固妄想,每一个人都有。有的人可能这个妄想跟财色名食睡有关系,就有各式各样妄想,每一个人过去生的因缘不同。那么这个时候坚固妄想现前的时候,就考验你的智慧的时候,你用佛号压它你就没办法了,所以为什么念佛有时候它是完全靠皈依就好了,有时要在信心当中又要多一点智慧观照,因为你把表层妄想调伏了以后,《楞严经》里面描绘的那种坚固妄想就会现前,五阴魔境——色受想行识那非常厉害的,你没有观照力,你用佛号跟它抗拒,不行的。因为它无始劫来,你就打这个妄想,生生世世,而你念佛的时间才多久呀,是吧?但是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诸位知道吗?

因为它没有根,它是虚妄的,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如果你不善利用这个优势,你就完了。一个人修行,你不能硬干,你不是它的对手,我保证你不是它的对手,你用你一天念佛四个小时去跟你无始劫的习气对抗,你看看你后果怎么样?你这是一个小孩子在跟大人打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优势,妄想只有一个缺点,达妄本空,因为它没有根,你只要把它的根一照了,它就没有了,它就完了,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你没有用智慧,你这个妄想这一关你就过不去了,你顶多就可以修到调伏表层妄想,你的功夫就这么回事。但是生死临终的时候,坚固妄想会现前的,现在很多人连表层妄想都没有调伏,现在很多人念佛是结缘式的念佛,结缘,还没有到了生死这个标准。

[学员问]:师父,续接刚才这位师兄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佛号相续的过程里面,可能会有表层的妄想,就是把佛号切断,切成片段片段,那同理可证,临终的时候可能也会念佛念一念,可能中间又有一些表层妄想掺进来,那这个时候,这个力量会不会足以让我们就没办法往生?

[师父答]:不是,你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信愿本来就是种观慧,那么你愿力就是一种智慧,信仰也是一种智慧,对不对?它持名当然是一个止,就是无分别住,但是你要培养坚固的信愿,这个是一种观慧所摄。它专注力跟观照力,其实每一个佛号都必须有专注力也有观照力,两个都要有,你要调伏,要引导佛号,对不对?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修行人刚开始只管念佛就好了,因为你问题不大,你都是表层,但是当表层妄想调伏以后,你开始面对你的无始妄想的时候,我跟你保证,你这个佛号绝对不够用。如果你念佛念到第四天,你就知道怕了,那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那个势力很猛,这时候你只有用智慧面对了,你用佛号压它试试看,所以很多人念佛念到最后发疯,就是这样,你不能跟它硬对治的。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说,你要找它的根,从根本上去,你不能在作用上跟它对治,它那种虚妄的力量很大,你必须从它的根觅之了不可得,这个我们无分别智会说到。

佛陀对治妄想是非常有方法的,他是用方法的,一棵树充满了毒的水果,最好的方法是把这棵树从根切断,是吧?所以你念佛,你不能只是一路念佛。诸位,为什么不能一路念佛呢?因为你的心中,你流转太久了,你心中有很多的执着,如果你是一张白纸,开始念佛,如果你今生才有生命,你什么观都不要修。我们之所以要修观,就是说我们无始劫来在流转当中,我们随顺于妄想,随顺于娑婆世界的力量太大了,你现在要顺从本愿,你要先把顺从娑婆世界这一条线消掉。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只有欣求极乐,要多一个厌离娑婆,这个就是一种抉择嘛!你放弃了娑婆世界,欣求极乐世界,这就是一种观慧吧。

佛教所有的修行一定有止,一定有观的。外道是只有修止,不修观的。一定要有般若波罗蜜,只是说它每一个法门的观慧,它的内容不太一样,它的重点不太一样,但是一定要有智慧,没有例外。大乘佛法的八宗,没有一个法门是不需要智慧的,没有。当然净土宗的观慧跟一般圣道门的观慧,它的重点不太一样。我们重在调伏、引导,我们不重在断,你只要调伏就可以了,它一方面调伏,一方面修皈依,对弥陀的皈依,两个双管齐下。

我们看第二道题:

业决定跟宿命论有什么差别?

我们在佛法讲唯识的业种子,它是讲性决定,它没讲业决定嘛!它说性质决定,对不对?宿命论是认为说,你造了业以后,这个业就固定了,它的能量就固定了,你忏悔什么都没有用了。所以在小乘的部派里面,有一种部派,一切有部,它认为业是不能忏悔的,你造了业,你犯了根本,你这辈子就完了。你只要犯了根本重戒,你什么功德都没有机会,往生也不可能往生了。大乘佛法不同意这个看法,大乘佛法认为所有的业都可以忏悔,即便你造了五逆十恶都可以忏悔,因为业是不决定的,佛法是认为业只有性质是决定的,当它是一个罪业,你不可能把它忏悔成善业,不可能,你只能够让它沉淀下来。它说你性质决定,但是它没有说力量决定,所以佛法尤其大乘佛法不同意宿命论,它认为业力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业力是固定的,那你就不能带业往生了?那就必须消业往生了,那就问题严重了。

[学员问]:师父,就是说跟宿命论的差别,我想是在我们有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改变一些事情,不是完全由业力决定的,但是这个第六意识,我觉得我们也做不了主啊!因为今天晚上来听课还是跟朋友去吃大餐,这个也是由我们过去等流习气来决定的,就是说这个东西,我们的第六意识能在多大程度上做主?

[师父答]:第六意识你不能说你做不了主,你这样子讲就不对了,你要做主啊!你现在唯一能够做主的,就是第六意识,是吧?你前五识也做不了主,对不对?第七第八也是,第六意识也做不了主,那你就完了,是吧?你要告诉你第六意识可以做主的,你就是要做主,你第六意识是你要决定的,你要做主,你要它第六意识听你的。所以说为什么要发愿,就是让第六意识听你的。

[学员问]:就是有的人你跟他讲佛法,他怎么也听不进去,那这也是他过去的习气太重?

[师父答]:他没有善根,那就没办法。佛法这个东西,它需要因缘啊,它不怕你烦恼重,它也不怕你业障深,但你要没有善根,真的是很糟糕。因为你善根不够,谁拿你都没办法,因为那个是一种自觉,你自己不觉悟,那谁拿你有办法呢?连佛陀在旁边也没有用啊!

[学员问]:那这个是业果决定的,还是因为善根。

[师父答]:对,业果决定的。其实这个地方要注意呀,业力之所以可以忏悔,不完全是因为第六意识的修观,是业本身就可以改变。因为我们讲过业力两个相貌:一个刹那灭,一个相续,它那个刹那灭给你一个很大的信心,它生灭的,生灭就表示它会变化,是吧?如果这个种子种下去,它是不生不灭的,它永远这样子的,它是固定的,那就糟了,那真的是定业了。它进去以后刹那灭,灭了以后又生,又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所以它是生灭变化的,所以它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因为第六意识硬让它改变,而是它的本质就是可以改变。种子六义,第一个是什么?种子的意义就刹那灭嘛!

[学员问]:我们第六意识做主的时候,也是受这个过去等流习气的一个……

[师父答]:所以你第六意识不能跟第八识结合,你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所以我刚刚讲过,你要用第六意识去观照真如,你要站在清净的角度来对治第八识。如果你不忆念真如你就完了,你就很难修行了,因为你第六意识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对不对?外有感受刺激你,里面又有一个自我意识的恒审思量的第七意识在干扰你,然后你的能量你的种子又靠第八识的支持,完了。所以你第六意识一定要找到家,一定要跟真如相应。

唯识学的第六意识,如果没有跟真如相应,你就很难修行了,那是内忧外患,那第六意识到最后很容易放弃了。所以你研究唯识以后一定要依着《楞严经》就是这样大开圆解,把第八识拨开来找到你的本来面目,然后让第六意识跟本来面目结合,直接跟真如结合,不要透过第八识,这是你唯一的希望,你必须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如果你没有跟真如相应,你站在本来就有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你就很难修行了,严格来说你这一辈子很难有成就了,如果你不跟真如相应的话,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处理那么多问题的,不可能,几乎不可能!所以你如果不正念真如,对你是非常吃亏的事情。

当然你第六意识是非常好用,因为真如没有思考能力,所以真如称性起修,真如跟第六意识结合是最佳的组合,靠着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靠着真如的不生灭给它做后盾,依体起用,用还照体,产生一个好的循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以你必须把唯识的第六意识的思考能力跟《楞严经》的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结合在一起,这个叫性相圆融,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我们再看下一个,第三题:

阿弥陀佛,请问忏悔业障的主要宗旨,是透过拜忏等方式对业力进行直接的对治,还是透过改变思想,使业力暂时的沉淀下来?

其实这两个都有。我们忏悔业障,从事相上我们的后悔,会让你当体的这个业,你所忏悔这个业的势力薄弱,因为它断相续心,我们知道业力它最需要的是一种相续,因为它本身是生灭的,它必须要靠你不断的造作给它能量。业力要产生一种强大的势力,它必须要你数数现行,所以你一忏悔,你一后悔就断相续心了,你就不再给它能量了,那么这个时候它的势力会薄弱,这是第一个,从业力的角度,你不断的向佛菩萨发露,发愿宁舍身命绝不再犯,那么你这个当体的业,它的确会慢慢的枯萎下去,这第一点。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