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财团的雏形

接到指示后,李颜茹迅速到达莫斯科。

她知道这次肯定有大机会,到了酒店来不及休息就直接跑过来了。

“江公子这次终于想起我来了,可真是不容易呀!”抱怨归抱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认识江奕两年了,连外国人汉克都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却一直被扔在香江,心里的惶恐自不必言。

“是不是工作太清闲了?还是江采给你的薪水太高了?”

“那怎么会一样?”江采明显地就不在状态,跟着他有前途吗?可是李颜茹又不好明确说,“这次是不是有一个大项目?”

“是有项目,不过不止一个,也不知道究竟算不算是大项目。”

“小奕,跟姐姐好好说话!”刘连秀见不得江奕欺负小姑娘。

“嘻嘻,”还是第一次有人让江奕称呼自己姐姐,“还是董事长最体贴下属了。”

一句话让刘连秀很是受用:“大老远的赶过来也不知道歇会儿,其他的先别说了,先喘口气、吃了饭再说。”

巧合的是,今天正好也是罗沙国一个国营电视台开始播出一部轻喜剧的日子。

李颜茹跟着大家看了几分钟,就感觉不太对劲了。

“怎么感觉这个电视剧有些眼熟呢?一对中年男女,家里子女还小,一个退休老干部。”

“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叫做《我爱我家》,请香江的客人看看咱们翻拍得怎么样?”江守义一点儿悬念都没留,直接就解开了谜底。

列昂尼德的能量远不止介绍一些外汇资金,他的第二个贡献就是莫斯科的国营电视台合作。

刘连秀见不得江守义在那里炫耀的表情,也不怎么理解这些东西:“有什么要显摆的?一分钱赚不到不说,还要东求人西拜佛的。”

“就像小奕说的,这个主要的不是为了赚钱,是起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职能,呵呵。我们以前不是都唱苏联歌曲嘛!”江守义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我的天!你们竟然把华国的电视剧输出到罗沙国来了?这也太···太不可思议了吧!”李颜茹在渣打银行申城分行的时候就看过这个电视剧,只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个功能?

香江的经营文化就是“短平快”,能租的绝对不买,能打游击战的绝对不打持久战。这个模式跟她熟悉的模式有很大差异,难怪她很是诧异。

“这有什么?我们已经购买了这部作品的版权,以后还可以改变成扶桑、东南亚、非洲等地的版本。”

李颜茹看了一下晚餐出席的人员,没发现有电视剧制作方面的。刘连秀看出了她的疑惑,瞪了江奕一眼:“少在那里谝了。这都是在华国兰陵那边拍的,那里建了一个苏联小镇,罗沙国的人也不少。”

“有个苏联小镇就可以拍罗沙国版本的,以后是不是还要有扶桑小镇、马国小镇、埃及小镇?好好玩哦!”一想到这些,李颜茹的八卦之心再起。

刘连秀今天的兴致很高,加上以前就认识李颜茹,就跟她介绍了一下兰陵“苏联小镇”的建设进展、任城“扶桑小镇”的倡议。至于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就没有这种待遇了,最多就是在主题公园里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块。

李颜茹终究是商科出身,听到江奕的这些布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还真是“胸怀天下”呀!

看到一个熟悉的画面,江守义问着江奕:“这个小孩子玩的学习机是不是就是‘小博士’学习机?”

“嗯,不过他现在是在玩游戏。电视剧播出后,估计‘小博士’学习机也能在罗沙国打开销路。下一步就是到尤克兰和白罗沙等俄语地区播出。”江奕悄悄展示了一下实力。

其实从江奕通过做空原油期货的“第一桶金”开始,李颜茹就已经对江奕的商业头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后来在申城证交所、香江等市场做空日经指数期货和房地产股指也基本上参加了。如果不是这样,她也不会这么努力地想要靠近一些。

只是,罗沙人是典型的没有幽默细胞、难以被逗笑的一类,又是在一家严肃的电视台播放,李颜茹感觉这个轻喜剧的命运还真是不好说。

“这个电视台还真是有问题,怎么老是黑屏呢?”江奕有些不耐烦了,这样下去《我爱我家》的收视率肯定会大受影响。

“小奕,这里的电视台都是这样,估计是前面几个演员跟后面的没搞好关系吧。”刘连秀这么朴素地解释着。

“老百姓这也能忍?”江奕还真的没怎么看过这里的电视节目,无法想象九十年代的电视节目还这么原始。

没看到华国的电视台插播个把广告都闹腾地不行?

“这里的老百姓可乖了,给啥就看啥,不挑食!”江守义不以为然,二三十年前的华国电视台不也是这样?

行吧,江奕不再挣扎了。可是看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他感觉这个轻喜剧经过罗沙人改编后减少了很多搞笑的元素。

江守义两口子也不看了,他们也感觉到跟华国央视播出的版本差的太多,只能寄希望于罗沙人的口味不同了。

大家注意的焦点也逐渐从电视节目上抽开,李颜茹又有些急迫地想知道自己过来的使命了。

“现在汉克在伦敦金融城可厉害了,做空里拉、英镑赚了那么多,《金融时报》、《经济学人》也发了他的大作。还真是同人不同命呢。”

“你也不用着急,小奕这次请你来不就是有大事要交待嘛。”看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刘连秀动了恻隐之心。

“这次主要是我爸想收购一家罗沙的银行。”江奕又把重心引向了江守义。

估计自己很难深度参与这次重大收购,还是要由江守义和李颜茹实际推行下去。

李颜茹再度看了一下在座的各位,老的老、小的小,连个金融专业人士也没有。只有一个江晓勇年龄还差不多,可是也只是中学毕业生,还不怎么说话。

难道是要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我来做?

“罗沙国这边也有专家帮忙,我们从留学生里也挑了一些好的,以后就跟你一起做了。你也可以从香江那边找一些人过来,另外就是华国银行有些人在莫斯科这里建分行,里面的人也可以挖几个过来。”江守义一堆话内容不少,就是少了一些金融术语。

也真是苦了江奕,每天跟这些门外汉混在一起,还要推动这么大的事情。

想到这些,李颜茹的心情就好了很多:“这件事情恐怕要耗费好几个月,也需要建立一个专家组来完成吧?”

“好几个月太长了,两个月差不多了。那家银行现在业务不多,系统也不复杂,主要是对贷款资产的核查。另外,你还要建立一个罗沙国企业外汇资金到东南亚资金流通和投资的桥梁。”

“这个资金量有多大?”江奕说得轻松,李颜茹却不敢大意。江奕每次干的事情都是大事,资金量动不动就是数亿、十几亿美元,没一点疏忽都会被放大。

江奕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也不好说:“爸,列昂尼德叔叔那边能够介绍的资金应该有好几亿美元吧?”

“何止?至少翻几倍。”吹牛的任务交给江守义,肯定能够超额完成指标。

两件事情都是大事,而且从资金运作到证券投资等都是李颜茹比较熟悉的领域。看来自己以后跟汉克有得一拼了!

“以后江采那里怎么办?”李颜茹不好明说,江采可是看不住香江那里的产业的。

“那里主要就是按照投资人的要求投资一些美、扶金融工具,近期也不打算进入新的领域。”今后几年香江股市会迎来“回归红利”,但是超级行情却不会有,现有的投资专家基本足够了。

看来今后几年的重心转移了,李颜茹作出了初步判断。

她并不知道江奕对香江资本市场还有更多的考虑。

97行情、98危机,都必须由他自己来布局。

等到大家酒足饭饱了,各自散去。

江守义兴奋地直搓手,习惯性地在那儿遛弯。

“小奕,咱们要是有了一家银行,那可爽利多了。以后就不用求着斯莫伦斯基那家伙,企业也会更买咱们的账。”

在“追赶型国家”中,最成功的扶桑、南高丽和星岛都采纳了“财团”模式。华国的企业却无法达到完整的链条,因为缺少金融尤其是银行这一个核心环节。

现在李颜茹主持银行的收购,财团模式可望在罗沙国率先实现了。罗沙国私有化过程中形成的“七大寡头”,有人称之为“七王座”,也是由于先控制了银行。

难怪江守义如此兴奋!

“你以后可得低调点儿,别被那些高官盯上了。在人家看来,咱们可是‘外人’呢。”

“那也不能无法无天吧?咱们本分赚钱,谁也不好说什么。”江守义自我辩护着,可是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要是有人敢胡乱伸手的话,就到报纸和电视台告他们。当官的也怕这些。”刘连秀想起了传统上的“秦香莲告御状”。

“对呀,咱们加紧收购一个报纸,电视台也牵上线了。一般人也不敢把咱们怎么滴。”

两口子在这边维持着这么大一摊子,还真是太勉为其难。

“现在罗沙国最忌讳的是英伦、美利坚、德意志和法兰西等国家。我们就在伦敦、巴黎、瑞士、纽约和柏林等地多设立一些投资机构,然后让这些投资机构向罗沙国投资。”江奕终于为两口子找到了一群“保护人”。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资本的发言权远超过其他国家,外交部门也经常以“服务本国对外金融投资”为荣。如果罗沙国有部分人的手伸得太长,一个“八国联军”一样的集体力量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刘连秀还听不懂这些,江守义先炸了:“你怎么能依靠这些洋人?他们能跟咱们一条心吗?”

“他们保护的又不是我们,而是在他们国家注册的投资机构。放心吧,他们肯定会及时出现的。”

江守义终于不说话了。在这些布局方面向来都是江奕独自决定,这次只是给他们一个定心丸。

刘连秀却又想到了一点:“要是这样的话,你得有多少人呀?你管得过来吗?”

“最终就是在香江成立一个基金会,也就是信托投资基金,统管各地的所有投资。”这是江奕设计的最大财团,也是整个事业的核心。

信托投资基金的资金来自于捐赠,受益人可以指定,这样的最大好处就是隐藏实际投资人,让追索证据的人“到此为止”。因为捐赠可以要求“匿名”,企业的投资人则有“实名+资金来源清晰”等要求。

“香江好,钱进出也方便,还是华国的地盘。江采、你大伯、几个侄子侄女也都在那里。”江守义大概能猜出江奕的一些用意,率先表达了支持。

或许这个基金会才是今后的最大平台呢,只是他想不到这个基金会能走到哪一步。

“小奕现在还不到18周岁,我先当董事长吧。等明年小奕长大了,我再交给他。”刘连秀看到了江奕的全盘考虑,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下子齐活了,哈哈哈,还是小奕对你妈好。样样考虑得都很周到。”江守义现在学会谦虚了,直接把自己定位为“沾光”的地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