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刘伟的表演

时间回拨到晚会开始前。

“我是马季,你是赵炎。”

“我的戏份多,我是马季;你是捧哏,你是赵炎。”

主角和配角分赃不均啊?要不要打一架?江奕捧起膀子准备看一场好戏。结果刘伟和韩刚自己觉得没意思,停了,可是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轮到江奕上场:“你不是马季,你也不是。你就是刘伟,你就是韩刚。不要去揣摩别人或者大师,你永远做不到,做到了,你最多也只是一个二流的马季。但是,谁能说你刘伟今后的成就比不上前辈?你有更好的条件更好的老师,马季以前有收音机可以听歌吗?有我这样的好同学做参谋吗?你们的起点比他高多了,为什么还要放掉这个时代的阳光大道、再去走以前的小路?”江奕的话,对于这个年代还有些超前,这是一个学习的时代,不太鼓励发挥自我意识。但是,说得很在理,尤其对于二代而言。

火候还不到,继续催眠:“现在回答我,你是谁?”

“我是马,刘伟”、“我是韩刚。”

“刘伟,你是最好的,因为你敢于站出来、分享你的感想;韩刚,你是最好的,因为你敢于站出来、突破了自己的极限。”两个最,晕了。

“刘伟,你为什么要上台?”“我觉得挺好玩的。”

“那就让他们看到最好玩的,你怕什么?”“我怕演砸了出丑。”

“你越是出丑,他们越是觉得好玩,那你还怕出丑吗?”

“...,…”

“那你究竟是为了让他们觉得好玩,还是为了自己不出丑?”二选一,必须的,而且是发自灵魂的拷问。刘伟懂了。

“还怕吗?”“不怕。”刘伟很快进入了角色。

“韩刚,你最怕什么?”“我...”

“你怕你爸爸。”“是,”脑袋低下了,地球上的一中人都知道啊。

“你想不想让你爸爸对你认错、觉得你最棒?想不想?”江奕步步紧逼。

“想,他妈的我做梦都想,让他给我认错。现在你满意了?”韩刚的脖子都红了,看得出他被激怒了。

“嗯,还可以,但是不够满意,今晚你爸爸也来了,你敢吗?敢让他向你认错吗?怎么这就怂了吗?”

二代们,调皮捣蛋不受待见。但是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自尊心特别强。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可以收到奇效。

轮到刘伟和韩刚上场了。在开场之后,就是两个人比收入。“我的收入啊,不高不高,不到1万块。”“具体点儿,到底多少?”

“251,减去一块。”嗯,有个包袱。对于笑点还比较低、娱乐比较缺乏的九十年代来说,足够了。

“别光顾着问我。那你呢?”“不到100万”

“说实话!”“260。”

“我说的可不包括奖金。”“你们奖金多少?”

“540。”90年代已经从上而下开始了工资制度改革。二十一世纪的人可能理解不了,工资改革怎么会自上而下改革?没错,扶桑国学者就认为华国当时没有企业,只有工厂和工场,因为只有加上政府,才有生产、薪酬方面的决策权,才是一个他们理解的完整的企业。

“真的,540?不行,我得找领导问问去?”“那你多少?”

“我啊,我是600,我得问问领导凭什么发给我这么多。”这个包袱必须得鼓掌啊。

最大的高潮还是在高中几年学制部分。当冒充北大在读的刘伟猜测高中需要读几年的时候,直接引发了井喷:“五年,六年,两年”,一片片故意误导的观众答复铺面而来。

“感情大家都想读个高五高六啊。”这里也有个包袱,就是确实有同学复读了好几年的,从复读第一年算高四向上叠加就行。这个也很应景,听取蛙声一片。

看着刘伟的意气风发、煞有介事,一个小大人的模样,台下的妈妈眼泪不断地往下流。自己儿子长大了,这么让人开心。他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是不是要离开我了?那个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天天需要唠叨的调皮捣蛋,这么快就不需要我了吗?呜呜呜,当妈妈的终于发现了:不是儿子需要我,是我需要儿子。

“妈妈,你这是怎么了?是我们演的不好吗?”刘伟下了台,直接跑到妈妈这里。

“不是,你演得太棒了,多少人在为你们鼓掌欢呼呢。妈妈只是担心,担心你以后飞得太高、离得太远,让妈妈找不到了。”

“你放心吧,以后我送你一台BP机,不管我到哪里,一呼就灵。”这时候的男孩子还处于没心没肺、只长个子不长脑子的阶段,体会不到失去。“对了,妈妈,这个是江奕,就是他把上场的机会让给我和韩刚的,他可厉害了。家里开了一个寻呼台。”

郑阿姨认识江奕,这个时候两人故意装作是第一次见面:“哦,是江奕家里开的?那就给你和你爸一人买一个。”

“你不要吗?”“不用了,有了这个东西,妈妈懒得到处找电话亭。”

这次迎春晚会,高一一班收获满满,一等奖在一一班舞和相声之间进行角逐,最后是舞蹈节目的集体性、参与性占据了上风。校长也发话,说这个一班舞不太好听,这样的舞蹈是“一般”吗?是很好啊。那就改成“一中舞”吧,直接给征收了,连商标都抢注了。从此,一中开始以舞蹈替代广播体操。

“阿姨,今天你能来,怪不得刘伟这家话这么卖力呢。”

“都是你们的文案写得好。”

“妈妈是儿子最大的舞台,妈妈的一句表扬和认可胜过千万人。”

臭小子,又来惹我的眼泪是吗?

“阿姨,刘伟的爱情暂时中止了。不过,这次表演以后,可能会有另类烦恼。”

郑阿姨也看出来了。以前是觉得这孩子到处惹事,怕他把别人耽误了。现在才发现儿子也是这么优秀。“上次的事情,多谢你了,这次我相信你们能够处理好,只是还要多麻烦你了。我本来是给你带了一点小礼物,可是现在觉得拿出来反而不太合适了。以后要是我能帮得上,你就当,就当是一家人吧。”是啊,江奕对于刘伟,即使说不上再造之恩,一个引导加帮助是不会夸张的。

不知不觉中,这个郑阿姨完成了心理转换。江奕不是那种缺吃少穿的农村男孩,一个开得了寻呼台的家庭,该是多大的能量,超过她的想象。

爸爸和妈妈的眼睛不是简单地看待子女的上台表演。这一点,前世的江奕早就发现了,当自家儿子坐在大剧院弹奏两首简单的钢琴曲,哪怕只是十几个小朋友中的一员,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他们也是最棒的,是钢琴大师的热身。整个世界都将是他的舞台,一点儿小小的亮点,将被无限放大;一点又一点的失误,将被无限缩小,孩子嘛。舞台带来的震撼,就在人们的想象中,冲击着家长。对于韩刚和刘伟,这个舞台带来的效应将会伴随一生。

曾晓雯是个典型的文艺范,非缠着要来看一中的晚会。还好一一班的演职人员比较多,把门票节约出来给了五中的几个同学。他们知道了,一中舞和相声都是江奕的创作,而且还有人善意地提醒说,江奕的吉他弹唱可好了。于是,江奕就被大家专政了。下下个星期,五中的迎春晚会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