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有些不适应

“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看到科赫一周不到就回来了,李颜茹简直有些傻了,“瑞士那边没有去看看吗?”

瑞士可是江老板许诺给自己的地盘,本来想让科赫帮自己去看看那边的情况,没成想人家抄了近道。

“李经理,我是听到了CSFB要到罗沙国投资的事情,另外我也想早点儿把文章发表了。”科赫扬起手中的草稿,正打算今天就投出去。

李颜茹嗤地一下就笑了:“老板刚刚收购了两家报纸,你还用得着去找其他报社吗?”

“两家?难道又接触了其他报社?”

“就是原来接触的两家,一左一右。”李颜茹也是觉得好玩,可惜身边的同事能讲英语的不多,正好科赫能够听自己一吐为快。

“嘶,”科赫倒吸了一口冷气,“汉克这个家伙酒后之言,没想到就应了。”

这可是极具实力的代表了!

“老板的实力大得很呢,你根本没有必要担心CSFB那帮人。他们只是大水过路,老板可是在这里深耕细作好几年。而且远东那边也有一拨人,CSFB也就是来凑凑热闹。”

“你是说罗沙国的远东?”

“还有其他地方就远东?哦,我说的不是欧洲语境里的远东,而是罗沙国的远东。”李颜茹这才想起来,欧洲人说的远东已经到了华国和扶桑那里。

“李经理,我今天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去远东争取一下那里的资金。远东现在是罗沙国美元最富余的地方,那里的钢铁、木材等出口,都是用美元结算的,由于投资机会不多,很多外汇都回流莫斯科了。”

这个机会就是科赫提前回国的最大原因。

他觉得CSFB的乔丹是一个懂罗沙国情的人,一定也能想到这个机会。

只是没想到,江老板这么快就已经布局了。

“你那个文章再给我看一眼。”李颜茹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想起了科赫给她看的那篇文章。

科赫心生不妙的感觉,可是又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又拿了出来。

“嗯,这个还真是挺应景的,”李颜茹并不是真的要看文章,而是想到了什么,企业没有及时地抓住,现在她理顺了思路,“科赫,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也可以给江老板说一下,不过你可以给我也署名。只有这样,这件事情才好做了。”

科赫真的是不幸猜中了,有种被人抢了宝贝的感觉。

“李经理,其实我原来也没什么,只是第二作者已经是汉克了,再增加一个恐怕不好。你也知道,一篇文章超过两个作者就不好了。”

“你不想听听我能给你帮什么忙吗?”李颜茹善于打迂回战,这次又找到了斗智斗勇的感觉。

“李经理不用客气,都是给老板打工的。”

“科赫,我们行可是有不少熟悉远东那边企业的财务主管的,而且江老板在远东那边的负责人我也认识,让他们出面帮我们搞定那些目标客户,岂不是事半功倍?”李颜茹果然是大气,一下子把科赫的“个人英雄主义”变成了“全面撒网”。

“这个···”科赫真的傻眼了,没想到自己推荐采购的银行,现在变成了李颜茹手里的武器。

“而且,我也参加了江老板在香江那边布置的做空里拉和英镑,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支持你的想法?”看到呆呆的科赫,李颜茹莞尔一笑,“而且,汉克根本不需要第二作者,他在《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发表的文章已经远超过罗沙国的任何期刊。”

这是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科赫千辛万苦、忙天过海,不就是想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真正参与了这两场著名的战争?

可是人家李颜茹是真正操盘的。

“李经理,没问题,你这一说我就觉得不会对不起汉克了。”汉克根本不需要你给个第二作者的虚名,人家在金融界已经可以横着走了。

“好,我们争取三天内出行!”李颜茹也憋坏了,这些天在莫斯科净是看这些白人,也该去看看远东的黄种人了,“另外,你去挑一件义大利的名牌服装。咱们统一服装后,更显得制度化、规范化。”

要是科赫走得慢一点儿,她恐怕是快要忍不住笑出来了。

江老板啊江老板,真亏你说得出口,多少年没有生产的家庭作坊,也能被你打上“十年磨一剑”的烙印,还非要在罗沙国也冒充大头。

李颜茹说到做到,第三天果然出行了。

科赫到达机场后,看到集合的人群就被吓了一跳:“李经理,这恐怕是得有十几个人吧?怎么这么多一起出行?”

“科赫,我们最近刚刚出台了一项奖励制度,能够营销到资金的同事,按照万分之一进行奖励。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把那些出口木材企业的美元营销过来1亿美元,他们能够获得1万美元奖励。”

“一万美元?400万卢布?”科赫被这个数量级给吓晕了,这可是普通人二三十年的收入了。

“没错,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去联系他们过去的熟人。以前这些同事可是坐等客户上门,还有些爱理不理地。现在他们主动去为那些财务主管们服务,你说那些人会不会受宠若惊?”

银行坐南朝北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真正及时转向的也就是少数民营银行,哪儿有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这样的传统国有大行声誉这么高?

“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要在外面一两个星期了?”科赫感觉自己最近就是在狂奔,没想到现在回国了还是这样。

“一两个星期?我们去的可是远东,每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都很远,而且,”李颜茹指着那些同事们,“有的同事可是同时联系了两三家企业,最多的一个联系了四家企业。我估计至少要两个星期。”

“上帝啊!我可是没有带这么多行李。”

“不用担心,远东那边现在也已经开始穿义大利产的名牌制服了。”李颜茹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看着科赫纳闷的神情,李颜茹赶紧解释了一下:“科赫,我是觉得汉克的待遇比较好玩,现在他的贡献是在浇注里。哈哈哈!”

科赫看了一下《今日报》,作者改成了自己和李颜茹经理,汉克在正文里果然没有出现,只是在首页加了一个脚注:此文部分内容经伦敦金融城著名金融专家乔治·汉克斯指导。

好吧,官大一级压死人。

远东实在是太远了,飞机都要飞半个白天。科赫这几天神经一直绷得比较紧,内心深处有一股力量在冲撞一般,这时候怎么也睡不着。

看到李经理也没有睡着,科赫趁机了解一下老板的想法:“李经理,听说老板现在还是每天都在收购那个私有化券。本来很便宜的,现在慢慢地也涨起来了吧?”

“再涨起来也没用,还是比面值要低得多,我有时候也觉得老板太浪费,当初不应该加价10%收购那些工人手里的券。”李颜茹不忌惮这些评价老板的话,江奕才不在乎呢。

“老板估计是不在乎这些小钱吧?工人们一看价格这么高,哪儿还有什么心思继续持有啊,全都卖给老板了。”想想江老板一次性扶持两家打架的报社,科赫就知道他确实是不在乎这些。

李颜茹却知道江老板本来也不想收那么多,现在已经说出去了,老江又好面子,只能照单全收。她也不说破:“还好那些经理们没有抛出来。”

“我听说有的经理也抛了。价差太大了,不能不动心呀。要是不早点抛出来的话,过一个月卢布就要贬值更多。”科赫想不明白,从西方经济学景点著作来看,这样肯定是不正常的。只是江老板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一样。

这倒是一个新情况,李颜茹不能不重视。厂长们如果不持有了,还能为企业的长期经营做谋划吗?

“这些厂长要是卖出的话,应该要告知江老板,老板应该已经心里有数了。不过也许江老板有其他想法呢?比如他想牢牢控制这些企业?”

这些就有些不好猜了。

“我听说那些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家伙们,现在脸都绿了。第一份工作就搞成这样,以后还有人敢要他们吗?”科赫内定的职责是带领这些新出道的人,他也想了解一下李颜茹对他们的想法。

这次的长期布局超过了李颜茹的理解,她也只能诉诸对江老板的信仰了:“这样也好,起码他们以后也没地方去,老板也不用担心他们离开。”

到达第一站伊尔库茨克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

伊尔库茨克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是离贝加尔湖最近的城市,

“可把你们盼来了,这次就看你们的了。”秦成孝亲自来迎接李颜茹一行。

总算不用让人翻译了,他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科赫还有些不太适应东方人做事情的节奏,借故长途跋涉比较辛苦就先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他才发现更不对头了。

“一下子来了十家企业?参加这次宣讲的不只是财务主管,还有厂长们?”有些私密的话题,方便在这里聊吗?原来你们所谓的东方文化,就是让我们这些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人不适应的处事方式嘛。

“这次是按照行业来区分场次的,第一场是铝矿和冶炼厂,这些产品主要是销往欧洲的,那些财务经理们对资本市场也比较熟悉。看来上午是有一场硬仗要打了。”李颜茹昨晚就看到了议程安排,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

“眼界打开了,确实不容易攻关,而且这些人和欧洲的银行、投资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不定财务主管和厂长们的子女就在欧洲读书呢。”科赫一点儿也不看好上午这一场。

罗沙国越往东,就越是具有东方文化色彩,可越是这样,很多人就越是要展示自己不同于东方的一面。

李颜茹也不是非常看好上午场,她很快就和科赫达成了初步战略:“没事儿,就当是下午的预演了。下午可都是一些木材厂的厂长、财务主管,他们主要是向扶桑、南高丽和华国出口原木和木浆,应该没有那么‘心向欧洲’,一定要抓住下午场。”

事态的发展果然不是很顺畅。

这些厂长们似乎不是很了解李颜茹等人的来意,非要每个企业介绍一下自己厂的情况。

第一个上场的是伊尔库茨克铝厂的厂长,他甚至精心准备了一个稿子,一本正经地在那里读起来:“我们厂的产品除初级铝产品外,还有铝锭、线材和铝硅合金。我们铝厂地近伊尔库茨克水电站,可保证生产用电来源及电价低廉。生产铝所用原料来自乌拉尔地区···”

看到秦成孝在那里很享受的样子,李颜茹忍住了想要打断这个厂长的冲动。

伊尔库茨克电缆厂是铝相关产业,铝厂生产的线材大部分也是供应电缆厂。还好很多背景知识已经在前面交代过去了,这次比较快一些。

秦成孝终于注意到了两人的表情,大嗓子一吼:“我们这次受教很深,我们下午还有一场,咱们就加快点速度,留一些话到午餐的时候当下酒菜,怎么样?”

哪儿能不行呢?都是中年人,就差高呼一声“乌拉”了。

只是尽管后面的企业加快速度,由于每个企业都要表达一下意思,李颜茹和科赫还没说一个字,一个小时也已经过去了。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每个人眼里都写着“放弃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