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课

草草加了点自己的观点输出,李晓诗幽幽叹气,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又一次调整了一下坐姿。

“在课本上,这节课的内容其实到这里就结束了,标题也说了,是‘北宋的政治’。如果要按照之前那样分小部分的话,那这节课分别是——www.youxs.org、重文轻武的政策等两部分。内容太碎了所以我就直接混在一起讲了,没有像以前那样单独拆开来。”

她板板正正道: “通过这节课的内容,www.youxs.org,www.youxs.org,比如陈桥兵变啊、黄袍加身啊,那么接下来,www.youxs.org!”

“唔,应该也算是最后一个典故……或者两个典故?”李晓诗顿了顿,有点不太确定, “因为这其中一个典故就是他去世时候的典故,另一个是他去世后才出来的典故……”

少女带着迟疑的声音听在刚刚从“宋朝对外没有一天是站起来的”中回过神来的赵匡胤耳朵里,无异于又一道的晴天霹雳。

……什么?

连驾崩都成了“典故”不要太离谱。

恰逢殿外有人来报,晋王来到,赵匡胤揉揉额头,不明白弟弟这个时候过来做什么。

赵光义带着笑进殿,一见他哥这表情就忙叹气,恨铁不成钢道: “子孙太不争气,兄长别气坏了自己啊!保重身体才是。”说着,他往后喊道,“太医快来,别耽误了。”

殷勤又亲昵。

赵匡胤忍不住用审视的眼神打量了一下这个弟弟。……明明还和平时的做派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来,总觉得有种别样的深意。

是他的错觉么?

朱元璋让小心弟弟,到底是指的他、还是赵光美?朱元璋乐呵呵。

——吃别人家的瓜就是爽啊、别人家的瓜就是好吃啊!这可得让赵匡胤好好了解一下他们老赵家这些皇帝都是什么奇葩。

哈哈哈哈,还没哪个朝代这么多奇葩皇帝呢。

老赵啊,准备好太医啊……哈哈哈!

镜头前,李晓诗稍微停顿了一下,选了个时间线: “嗯……在说典故之前,www.youxs.org。www.youxs.org——他这个人吧,其实是有个特点的……他特别护短。

他的有一任妻弟,生性残忍,喜欢活剐奴婢,侥幸活下来的人去告了御状,但这个妻弟竟然只被流放,而且人都还没走几天呢,就又赦免回来做别的官了,前前后后杀人吃人好多,但没办法,一直猖狂着,后来这个人是被继任的宋太宗处死的……这还只是妻弟,对于亲弟弟,他的宠爱程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当时,默认的是开封府尹加上亲王位置,是太子的预备役。但赵匡胤把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封了开封尹又给亲王爵位,各种官职要务不要钱地给,期间,向赵匡胤进言要稍微压一压赵光义的宰相、

之前给赵匡胤出过主意的那位宰相赵普,也离开了宰相之位。他的皇后和大臣等都先后说过立太子的问题,但赵匡胤都没有听。所以有很多人认为,他这是想立自己的弟弟为继承人——但同样的,在吴越的国主前来拜见的时候,他却没有让本该前往的开封府尹赵光义去,而是派了自己的儿子,这就很让人捉摸不透了。”

没想到李晓诗会说起这茬,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愣了愣。

赵匡胤皱眉,照顾弟弟有什么不对的么?

而且他年纪也不大,身体强健,还远远没有到必须要立太子的时候吧?赵光义则是心中惴惴:之后有过让赵德昭顶替自己职务的事情要发生……?

李晓诗道: “赵匡胤吧,当初跟着周世宗出征,那真是一员猛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登基后的那些举措对于武将来看是很离谱的,但面对五代十国那样的一个烂摊子,不这么做的话就也挺无解的。不过这个部分已经过去,我们就暂且先不继续聊、现在要说的是,赵匡胤带兵出征统一中原。他当时采取的是先南后北的方针,但南方统一后,北方的北汉却没办法,于是赵匡胤把全部的心神都放在了北伐北汉上。但,他的太子之位一直是空缺的。”

“这两者看似没有联系是不是?可在赵光义和皇后以及朝堂上下人心都正因为太子之位浮动的时候、赵匡胤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攻打北汉的事情上——这样的前提下,两件事就有关联了。”

赵匡胤挥开太医,让人下去休息,然后才专注地看着面前的小天幕,只用余光扫了一下面色紧绷的赵光义。

他有预感,快来了。

“公元976年十一月十三日,夜,开封下起了大雪。在这个大雪纷纷的夜晚,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在宫中单独对饮,所有的宫人和婢女

都被屏退,左右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此期间,窗户上烛火映出了他们的影子,有两人推操交谈的行迹、赵光义时而离开席位,又时而接近,还有赵匡胤拿玉斧杵地的声音,两人一直喝到半夜。三更的时候,赵光义离开了宫殿,当天晚上,赵匡胤就暴毙离世了——这是当时流传很广的、据说是从守夜的宫人中流传出的,真假难辨,但是从北宋起就一直有这个说法,也就是我们后世说的、烛影斧声的典故。”

听到这儿,赵匡胤觉得浑身血液都凝了一瞬。

这“典故”是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在暗示他、他是赵光义杀的么?

他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怎么会有突然的“暴毙”?是,他是一直喜欢喝酒,但是如果连喝酒都不能管住自己,还算什么人呢?所以他对喝酒一向还算是有节制的啊——

他面容铁青转向身边的赵光义。

赵光义更是直接呆住了。

……啊?

不是,等等,他为什么要上赶着进宫来?最近不是在跟兄长闹不愉快吗,他还来干嘛啊!

而且这算什么典故啊!

李晓诗:这不算么,那我再说一个!

“因为赵匡胤去世得太急、太突然,他根本没有任何传位诏书或意愿留下,所以,在发现赵匡胤暴毙后,皇后连忙派宦官出宫去通知赵德芳进宫来,但这位宦官却去了赵光义府上——后来赵光义入宫,皇后见到来的是他,心知大势已去,于是只能乖乖喊‘官家’了。这里要说的是,宋朝的皇帝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平易近人、和大臣们亲近,所以臣子们都是称呼皇帝为官家的,很少有陛下之类的。”

”很快,赵光义就即位了。在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甚至端出一份据说是他们的母亲、老太后死前让赵匡胤立下的盟约,也就是我们的另一个也能算是‘典故’的吧,叫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为了防止皇帝过小导致臣子篡位的情况出现,赵匡胤会把位置传给弟弟。”

小个屁!

狗屁胡扯的赵光义,给自己拉的遮羞布罢了!为了让自己的继位看起来更合理呗。明代的一些读书人对此直接骂出了声。

关于宋的史书,从来没记载过赵匡胤身体有什么问题,连病都少生,他俩的娘死的时候赵

匡胤明显还能活很多岁,就说正儿八经赵匡胤死了的时候也才五十,他儿子都二十多了——这还小?

而且要真的是按照传弟的方式,那难道不应该是传给赵光义,赵光义死了之后再传给赵廷美?赵廷美之后又继续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呗!这才能算完整的,凭什么金匮之盟只说给赵光义?

那不就意味着赵匡胤辛辛苦苦打天下,辛辛苦苦治天下,最后双手捧给弟弟这一脉么,这合理?赵匡胤那不就成了普天之下最大的冤大头啦?

所以啊,这什么金匮之盟,一听就是假的好不好!

这要都不是假的,那只能说是这个老太后脑子进水了。

李晓诗:“从这里开始赵匡胤差不多就要退出舞台了,不过我们接下来就顺便聊聊他弟吧,这个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赵灵,北宋的第二任皇帝,被后世人称之为‘太宗地板砖的宋太宗。”

赵匡胤听得云里雾里,迷迷蒙蒙。

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这都是什么?

”这位宋太宗在历史上可谓是独表一枝,嗯……怎么说呢,他的梗特别多,堪称大宋梗王了,连赵构跟他比都差了很多——像是什么高粱河车神啊、驴车漂移王啊、大宋斧王啊、还有绝命毒师啊

她每说一个“称号”,赵光义头上就多一个问号,朱棣嘴里的点心就停止咀嚼两秒钟。等到她说完,朱棣已经一口点心囫囵咽下去,乐得直拍大腿。

多损啊,多损啊!

太好笑了。

好贴切,好合适!

”大宋斧王就不用说了,主要来源还是烛影斧声,那个‘玉斧杵地’有被民间流传说是赵光义拿大斧子跟他哥打——当然啦,这个一看就是假的,我有搜资料,这个斧声很可能是指那个时候类似于书桌用具、饰品的‘玉斧’,不会是大斧子的,用斧子杀人太高调,也难以遮掩,大家一般认为赵匡胤是被他用毒药毒死的……对,这就是绝命毒师的来源之一。绝命毒师,怎么可能只毒死一个人呢?”

“据说赵光义对毒药很有研究,而且之前我们不是有提到南唐的那位后主么,写词很好的那个李煜,被赵匡胤养在开封的——他就是被赵光义用毒药毒死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赵光义觊觎李煜的小周后貌美,也有人说他觉得李煜要反,反正就杀了。连带赵匡

胤养着的一众投降的各国君主,都先后被杀了。”

赵匡胤:.…

离谱到难以辩驳了。

李煜一个文人,被圈住,要是这种情况下都能反,那南唐还能怎么灭?

“而且赵匡胤的皇后和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个被斥责后自杀,一个离奇暴毙、为什么说离奇暴毙呢,因为他的死因好像没有记载。然后再之后,老赵和赵光义的弟弟、因为撞了皇帝哥哥的名字不得不再次改名的赵廷美,也死了。自此,赵匡胤的儿子,以及赵匡胤的弟弟,能够接赵光义皇位的人都没了,赵光义只好勉为其难把位置留给自家儿子了——不过他的继承人的挑选也很难,这个我们就不在这里说了。”

察觉到赵匡胤周围气氛恐怖,赵光义硬着头皮站起来搭话: “我……”赵匡胤搭理都没搭理他,唤道: ”太医,来!”他感觉自己可能是头疼——虽然并不疼,但是得揉揉。难怪,难怪朱元璋说要小心呢,看来小心的真的就是这个弟弟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

真的让他失望。

“至于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王,呃,这两个可以算作一件事。来源是,在完成赵匡胤留下来的、平定北汉的事情后,赵光义可能是有点飘了,想趁势直接攻辽,拿下幽云十六州。但因为北汉的军队虽然少但强,宋军虽然胜了,可士兵们状态也不好,都继续休息,加上辎重军备也需要补充,所以当时满朝堂的将领几乎都不赞同,只有一位赞同,赵光义就执意要出战,让枢密院直接调兵,并且亲率大军,阵前指挥。”

“这一战一开始确实是打了个辽军措手不及的,还连下了辽军许多城池,但是由于这位宋太宗坚持自己指挥,而且指挥失误,疲军追击、导致大败,自己弃军逃跑,找了辆驴车,在大腿中箭的情况下,赵光义驾驶驴车硬生生从辽军骑兵的手下狂跑二百余里顺利逃生,因为这一战的地点是高粱河、所以史称高梁河之战,又因为赵光义这样的操作,所以被称为高粱河车神、以及驴车漂移王。”

赵光义:..

赵匡胤:..…

恩怨先不说,你自己听听,这称号好听么?

光彩么?

“其实……”李晓诗停顿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来, ”其实当时

这一战,宋军的败并不是一开始就败的很惨的。他们当时有胜迹、但疲军追击逃跑的辽军,结果辽军杀了个回马枪,于是赵光义连忙调正在围攻幽州城的军队来救援,然后在围攻幽州城的宋军来的时候,他们身后、幽州城的大门轰然打开了——”

前方有敌、身后有敌人,那时本就疲惫不堪的宋朝军队,正在面临的,那时四面受敌的艰难困境。

“但宋军仍然坚持住了。大家不要忘了啊,现在的宋军不是之后以及南宋时期那些甚至于、几乎是,从来就没打赢过的军队——这可是从后周时期、周世宗手底下一步步过来的将士啊!这是从那时候起就没怎么吃过败仗、一路高歌凯进的、又被赵匡胤花十几年养出来的,整个华夏中原地区最精英军队啊!他们在这时发挥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训练成果,坚持不懈、顽强地应对着辽军。从夜晚拖到了白天,让辽军始终难以攻下。”

”天亮之后,宋朝皇帝的车辇被显露出来,同样奔波已久的辽军大将疯了一样冲入宋军阵营,他也是强撑着一口气,他一定要拿下宋的皇帝。他如有神助,顶着重重伤口,竟然真的杀入了宋军之中,但就在这时,铁桶一样的宋军突然开始溃败了——”

随着天亮,辽军能发现的,宋军同样也能发现。

他们顽强地反击着、坚持着,度过了整整一夜,谁知却发现自家皇帝……逃了。

如果他没有逃呢?

那么都是强弩之末的宋辽双方,这场战争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么?……所有的可能都已经消散,历史已定。

“据记载,赵光义被发现时,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任何其他人,随行的都没有,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什么呢?

明人冷笑:这位皇帝逃跑时,连一个人都没有带、孤身逃命的啊。

“总之,赵光义的这一系列操作,让他在后世口碑极差,就连我们现代最伟大的领袖、最厉害的军事家都评价,宋太宗,不通军事、无能之辈而已——喔,在宋朝没有,宋朝的文人和史官对他们的皇帝可是褒赞有加的。”

/>

李晓诗摊摊手: ”等到真正面对万人厮杀时,他还是怕了。”

“按理来说,经过这些,他应该认识到了打仗的不容易、好好把打仗的权利交给将士们才对,毕竟他的打败辽国统一天下的雄心还需要将军们替他完成。但……呃。”

“但他在跟其他地方驻扎的将领们汇合后、撤离前,还是留下了阵图,让这些人按照阵图行事。”

赵匡胤额头突突地跳,从听到李晓诗详解“弃军逃跑”到底是怎么弃的之后,他就觉得一直没什么毛病的身体突然开始哪哪都是毛病了。

心脏也抽抽地疼。

他就是想破头也想不到,为什么会有大军的核心弃军逃跑——就算你怕了,你想撤,那你也下令大家一起撤、或者让人护着你撤啊?

这样跑了是什么意思?

这些士兵以后还打不打仗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