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刺鱼捕蛙

第二天公作美,天晴晴好,正是利于出行的子。

朱雀和伊雪不断地往马车上放路上能用得着的东西,忙碌不堪,朱重阳在一旁玩耍,全然不明白他的人生将会因为此行而发生什么改变。

一切准备就绪,两个大人都累得够呛,这种累,不是体上的累,来来去去搬些东西,对他们这些习武之人又算得了什么?只不过两人都对此行的结果如何没有底,是心累。

樱姐儿做好了午饭,朱雀给了她一笔钱财,嘱咐她在这段时间里将家里的花木照看好,时时打扫,可以让她的家人搬过来一起同住,但不能进主人的屋子睡觉。

对婢女樱姐儿来说,主人不在家的子,她也能少做不少活,月饷却丝毫不少,自然是求之不得,欢欢喜喜地答应下来。

这个婢女是两人从收了朱重阳为子后,在附近穷苦人家那里寻来的一名勤快的女子,朱雀和伊雪平时待她不错,还时时接济她的家人,樱姐儿对两人很是感激,平时做活也没有偷过懒,所以夫妇两人将家交给她也放心。

伊雪在临走前,回望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家院,生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不舍。

朱雀安慰她道:“又不是第一次出门,怎么变得婆婆妈妈起来?咱们到师父他老人家那里住一段时间就回来,这里又不会有什么变化,何至于恋恋不舍的?”

伊雪苦笑道:“也不知道怎么了,自从有了重阳,我觉得去哪都不如在家里待着,年轻时那些游山玩水的想法也都渐渐消磨了,突然出去,总好像心中空空落落的,也没了以前那份欢喜。”

朱雀指着围着马车转个不停的朱重阳道:“这是咱们大人的想法,不能因为咱们而耽于安逸,你看看孩子,得知要出去长长见识,有多高兴。”

伊雪叹道:“现在年岁不好,不像以前的太平盛世,咱们又要经过那些受灾之地,天晓得会让孩子看到些什么不该看的,今早我还在犹豫,想着此次出去对重阳到底是福是祸,心中盘算不定,你说到了四季峰上,师父真能教导好他么?”

朱雀道:“这个自然,不要多想了,你和孩子上车,咱们这就出发。”

说是这就出发,离开他们居住的村子,伊雪还是跟不少妇人去道了别,拖延了近一个时辰,这才驾车向西而去。

天下灾祸延绵,四处都是饥民,但总得来说,江南百姓比之江北还是好一些,所以他们决定沿着长江西行,走常州,过丹阳,然后自金陵再渡江,转向西北方向,这样不用过早地经过江北受灾之地,否则长路漫漫,朱重阳毕竟年纪还小,未必能受得了这么多苦。

朱重阳是除了出生时,将他自扬州接到无锡后,第一次出远门,因此感到十分兴奋。

已是初秋天气,伊雪也跟朱雀盘算过,三人坐着马车前行,等到了西域便是冬天,平时西域已经够冷的了,冬季到了那里,岂非要将人也冻坏了?

朱雀道:“我自小就是在那里长大,也没见将我冻坏了,到了此刻你还想宠着他?让他受点苦遭点罪,从小就能明白人间苦寒,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要是觉得冷,更能苦练内力,这不是好事么?”

伊雪又问道:“此次去见师父,途中要经过扬州,要不要让他见见伏缨,他的亲生爹娘?”

朱雀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道:“我看还是不用了,毕竟重阳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他们父子母子难免亲流露,惹起孩子的警觉就不好了,而且他还有个哥哥在那里,你让他们怎么相处?更何况重阳现在如此顽劣,若让伏缨见到,岂不又心疼又笑话咱们?咱们非要将孩子教导的懂事了才能让他们见,让他们知道,重阳跟着他们也不比跟着咱们强。”

伊雪道:“我看你是担心伏缨埋怨你是真,重阳这几年一共能见到你多久?你没好好教导,人家可不会怪在我头上。”

朱雀笑道:“你说什么都好,总之现在还不是让他见到这位叔叔的时候。”

马车行走在路上,很多人都对他们这架马车指指点点,就算是在江南富庶之地,也极少见过这么大的马车。

马车车厢上两旁都有窗户,朱雀赶车时,朱重阳就依偎在伊雪边,透过窗户向外张望,对外面的事物说不出的好奇,不断询问,伊雪则耐心回答,心中渐渐对这次远行有了认可,偿若不带他出来见识见识,孩子不免像被圈养的牲畜,见不到这广阔的天地。

行到傍晚,三人来到常州,江南城镇相隔都近,不至露宿荒野,一家人寻了家客栈打尖,吃过饭后朱重阳就嚷嚷着到外面转转。

三人在常州城内顶着夜色溜达了两条街,朱重阳感到有些失望:“这里和咱们家附近也没什么不同啊。”

伊雪道:“江南水乡就是这样,这里距离咱们家这么近,当然是看起来都差不多了?”

朱重阳每走多远就嚷嚷着走得累了,要回去。

回客栈的路上,他们看到路边有不少从北方逃难而来的饥民露宿街头,朱重阳问道:“他们为什么睡在地上不睡在屋内上?地上这么凉,岂不容易得风寒?”这些话原本都是伊雪教他的,是让他不要在地上玩耍。

听着朱重阳天真的问话,朱雀道:“谁不想睡在上?可是住在客栈里需要花钱,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会有钱住店?”

朱重阳道:“那他们的家呢?他们为什么不留在家里?住在家里不是就不用花钱了么?”

伊雪看了看朱雀,两人相视无言,这孩子从小养尊处优,简直什么都不懂,不明白这世上的苦难,伊雪耐心跟他解释:“他们定是家乡闹了灾,所以逃难至此,他们在家里吃不饱,便想出来找个活路,此后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朱重阳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想来他连闹了灾是什么恐怕都不懂,只有到了有灾的地方,他亲眼见到,才能理解。

此后数一直都是如此,马车行走得并不快,有时候马走得累了,朱雀便不催马疾驰,而是慢慢地前行,这是伊雪和朱重阳便从马车上下来,跟在一旁步行,伊雪趁机指点附近的稻田桑林,告诉他一些务农的事。

过了丹阳后,一天傍晚,他们错过了宿头,便在山林处歇息,好在朱雀提前就考虑到了这种况,初秋的夜晚虽冷,他们的马车车厢里连铺被子一应俱全,不至于受冻。

朱雀在山林间生了个火堆,将马儿从车厢上接下,拴在一棵周围野草茂盛之地,让马儿迟早歇息,接着他带着朱重阳来到一条小河旁,和朱重阳一起捞鱼捉青蛙,准备晚餐。

前些年,朱雀一直在外面为正气盟的事奔波,极少回家,所以和朱重阳的关系未免疏远了许多,朱重阳虽然也喊他作父亲,但显然缺少了父子之间应有的感,朱雀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远行,将这份疏远拉近一点。

毕竟是孩子,朱重阳欢呼着和朱雀一起来到小河边,河边有些泥泞,两人找了一块较为干些的河岸,接着朱雀从河边的竹林削了一根竹子,去掉枝叶,并将一头削尖做成简易的鱼叉,递给朱重阳,让他叉鱼。

朱重阳接过竹竿,往河里一阵乱刺,当然连一条鱼都没有刺到,天色渐暗,河水中看不到鱼,朱重阳连刺了数十次,却毫无收获,不免有些丧气。

朱雀道:“你这么刺当然刺不到,反而将鱼都给吓跑了。”

朱重阳赌气将竹竿扔在一旁,反问道:“那该怎么刺?”

朱雀对朱重阳这么没有耐心感到有些生气,他拿起竹竿,在河边静静等了一会,等到河水平静下来,原本被吓跑的鱼又逐渐回来,他才通过水波,观察鱼的位置,他对朱重阳道:“看到没有,河水下的鱼在游动时,水面上会有波纹,竹竿刺下去的时候已经要刺在它的前头,否则等你刺下去时它早就游远了。”说着,他一竿子刺下去,果然刺中了一条鱼,竹竿从水面上抬起时,还能看到鱼儿在竹竿上甩动。

朱重阳见状又恢复了些信心,等朱雀将竹竿上的鱼取下,将竹竿递给他后,朱重阳按照朱雀所教的办法,对着波纹前面刺下,他的方法虽然对了,奈何人小力微,并没有将鱼叉住,他又试了几次,还是没有叉到一条鱼。

朱雀接过竹竿安慰他道:“你的竹竿已经碰到鱼了,只不过你力气不够,没有将鱼刺穿,办法你已经懂了,等你长大些就能轻易地捉到鱼了。”朱雀便说便刺,一连捉到五条鱼,他用竹枝穿着,父子二人一起去给伊雪送去,让她去了鳞放在火上烤。

看着朱重阳沮丧的样子,伊雪笑道:“没捉到鱼是不是?没关系,只要有鱼吃不就行了?你和爹一起去捉几只青蛙来。”

听到捉青蛙,朱重阳又兴奋起来。

天色越来越黑,朱雀做了两个火把,一大一小,让朱重阳拿了一个小的,两人向山中蛙鸣传来的方向行去。

捉青蛙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父子两人在山林间找到青蛙后,两人前后包抄,朱雀为了让朱重阳捉到青蛙,有时候自己明明伸手就能够捉到,却偏偏放弃,将青蛙感到朱重阳边让他来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