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数不胜数

陈乾接着说道:“从长安开始,通告各地警局,所有寺庙立即封门,和尚不论老少,统统拿下。胆敢反抗者,当场格杀勿论。这件事你亲自督办,若哪个州县的官员不配合或抗拒,立刻就地免职,关进大牢。”

“是,下官即刻执行。”徐文心里嘀咕,这和尚怎么惹到侯爷头上来了,天下的和尚加起来怕是有几十万,这下子天牢得挤爆了。

黄栎深知此举后果严重,刚想上前劝阻,陈乾抢先一步:“三省,准备一批官员,哪里的州府官员被捉,立刻派人顶替,确保地方稳定。”

黄栎来不及反对,只得躬身施礼:“遵命。”

陈乾转向竹贤:“兵部从边防军抽调部分兵力回援,协助警局行动。若有反抗,就地镇压。同时传令边军,务必稳定边境。通知韩成和姬允,暂时稳住幽州防线,不要轻举妄动,等本侯亲自处理。”

在大明宫里的宣政殿,这地儿如今不再是朝堂的热锅,而是变身为朝堂的后花园。

陈乾把这儿当成了家,不过偌大的宫殿里头,除了太后、夏显、夏旦、还有夏悦灵这一大家子,其实没多少人烟。

侯爷不在,自然少了那熙熙攘攘的热闹劲儿,剩下的就是陈乾的一帮儿女。

而夏光俊呢,他在沉庆殿的东宫住着,陈乾自己则在两仪殿,海棠则安营扎寨在甘露殿。大明宫里头静悄悄的,尽管道教的殿堂还在,但太后他们几乎都窝在内庭,前庭那儿几乎见不到啥人影。

于是乎,陈乾灵机一动,搞了个大动作,他把翰林院搬到了这里,以宣政殿和紫宸殿为基底,建起了大明规模最大的藏书楼。

杨凡和黄栎成了领头羊,带着一大帮子文人骚客,忙活着给天下的书本做注解,这样一来,这里反倒热闹非凡。

太液池周围的内庭,成了皇室成员的安乐窝。

黄栎提议下,夏显和夏旦也加入了这活计,两人闲得慌,这倒是个不错的打发时间的方式。黄栎也从低谷中爬了出来,成了翰林院的大学士。

他心里明白,这其实是陈乾的一种削藩手段,但既然陈乾没对他们下手,也算是手下留情了。

当初大明的那些老下官和一众德高望重的老家伙们都聚在这里,埋头于文献的整理工作。

陈乾也是个爱争强好胜的主儿,康熙整了个四库全书,他就想搞个八库全书,寓意就是八方来朝。

不只是大明的文献,连周边国家的文字资料,统统都被收入囊中。

陈乾笃定,千百年后,这大明图书馆,绝对要比英吉利图书馆更牛气冲天,关键是它不能毁于战火,所以他才选了大明宫作为图书馆的家。

今儿个宣政殿的气氛有点凝重,平日里没啥守卫的大明宫,突然多了不少御林军,刀出鞘,箭上弦,整个一剑拔弩张的架势,搞得大明宫里的人都绷紧了神经。

一排马车从含元门鱼贯而入,看到两旁的御林军,车上的主儿们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们是各地世家大族的掌门人,当命令下来,给他们一个月的期限,要他们必须到场,要是敢抗命,后果自负,所以即便万般不愿,也得乖乖听话。

原本想着到了长安就能见到侯爷,也弄明白叫他们来是啥意思,可没想到来了之后就被安顿在驿馆歇息,之后就没了下文。

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不是软禁,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这些世家在长安都有自家的生意和庄园,于是也不再住在驿馆,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上,等着召唤。

日子一天天晃悠过去,侯爷那边却像石沉大海,一点动静都没有。没有放行的口谕,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长安城里,消息灵通得很,侯爷突然来了一出灭佛的大戏,而且每一步棋都摊在阳光下,天下上下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招,让世家们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这手段够狠,从对寺庙的举动来看,陈乾为啥召集他们,大伙心里跟明镜似的。

尤其是那五姓七家,心里跟喝了凉水似的透亮,这些年,他们眼里哪有侯爷啊,从大明开国到现在,几十上百年的光阴,跟侯爷的拉锯战就没停过,侯爷拿他们也是毫无办法。

世家的势力太大,动摇国本就跟玩儿似的,就算是天可汗那样的硬茬,也得对他们敬而远之。女皇那会儿,心狠手辣是真的,确实让他们吃了点苦头,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各个家族依旧过得跟老爷似的。

虽然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陈乾会怎么收拾他们,但也不至于太过担忧,反正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心等着呗。

他们又不是官府,哪儿都能发号施令,不必非得窝在家里。

正当他们逍遥自在的时候,命令突然降临,说明天侯爷要在大明宫宣政殿召见他们。接到消息的每个人都严阵以待,驾着马车往大明宫赶,但到了地儿才发现气氛不对劲,咋这么多兵马?

接着,大伙都反应过来了,侯爷这是想给他们来个下马威,难道还能真把他们给咔嚓了?

每个家族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治理家族那套规矩,一套一套的。杀了一个家主,家族还是照转不误。

其实,谁都不知道侯爷到底叫了哪些人,直到大伙齐聚宣政殿,这才恍然大悟,这次阵容真是空前绝后。

大明所有名门望族一个不落,窦家、房家、长孙家,甚至太上皇时期的高官显贵人家,也来了不少。侯爷还没现身,他们只能干等。

别看这些人在自己地盘上牛气哄哄的,但在这儿,他们面对的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侯爷,只能乖乖等着。

自然而然,这些人分成几个小圈子,山东士族以王家为老大,江南萧家自成一派,北方范阳卢家独树一帜,河东崔家也是佼佼者,还有一些小家族,不依附于人,自成一营。

钟鼓齐鸣,好像侯爷要临朝似的,这些世家大族,哪家没出过几位宰相,高官厚禄的更是数不胜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